
读朱懿的字,而想到了……
□刘学仁

朱懿的字,写的很松展。无论楷隶,也无论草行。所以,读起来感觉舒服,也养眼。古人说,观书法,其实要观书魂。我在一篇拟古小文中,曾论及他的字,言之自心灵中瀑出,今天再去审读,依然是这样的看法。
因由,联展开幕时没有到现场。于是,朱懿君就发来几幅照片。真是不一样了,似乎又有了许多的进步。以通屏大笔写就的右军兰亭,多了几分的神似,格局阔大,看得出是用了心思的。他的楷隶,中规中矩,有了松雪的风骨。还有那细笔书文,或浓或淡,亦斜亦正,淌动着水墨的随性。我喜欢的他小行草,散漫而非算子,错落中似祖孙相引,侵让有余,怀书卷气象,而存之古来士人丘壑的意味。
从书史上看,写字非得有史识不可。要有美学的精神,心魂的陈述。法书,而无论帖学,抑或碑版。因为,自从脫离了一般的书写工具之后,作为艺而非术,就产生了所谓的审美态度。其本源即是读书,有了这颗种子,加上白首攻之,自然就出了境界,动了魂神。
有人论及此事,生发了许多的道理。书法至晋唐,已然到了极致,所以就有了法则出现,自右军而成三家垂范。宋元的时候,可算是个终结。四家合璧,松雪断焉。到了明清,有青主觉斯横空面世,至青藤起,书风大变,谓之一次书法史上的反动,由是直刺灵魂,追问人生之无奈,涂写社会之悲情。所以,就有了袁宏道的慨叹。
那么,现在呢?书风多样。然而,或许处之茫然而不知所以。有形的如算子,无形若图画,已成为时尚的一番滥觞。
由此,想到了这次联展的主旨,也想到了朱懿君的书写。守正,即归乎一个好字。而好是要动人的,动人当然要有情致,要出魂神。
这一切,因为是读了书。肚子里满了,自然要流出来,流出来的东西,怎么能不好呢。朱懿,还有诸君,都是读书的种子,所以有名士风,书生气。着了笔墨,就好生的了得。所以,是好字。想想看,朱懿的可爱处,就在这里吧。
己亥桂月 刘学仁 沽上缀笔

朱懿,天津广播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市青联委员、天津市和平区政协委员。凭借着多年来主持的经验与对书画艺术的深入理解,多次为刘文西、何家英、周俊杰、王岳川等诸多名家主持或策展,2012年至今,多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获得了业界的好评。个人书法曾受中原书风的影响,后得津派诸多名家的指点,《张迁碑》《汉史晨前后碑》《泰山石刻》《夏承碑》《吴大澂篆书》,后又全力攻草,潜心怀素,王铎,米芾,遂日习之,旨在奠基,多年来,专心日课,临池不辍,对书法艺术颇为执着。
近日(8月31日至9月14日),其书法作品在天津美术馆参展“守正创新——王岳川、何满宗、王琨、朱懿书法作品展”。
朱懿作品赏析








(编辑 张之龙)
更多刘学仁文学作品(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