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平的画... ...
□刘学仁
晏平,写字,画画,在艺苑享有大名。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十分亲切,有君子的面貌,嫣然一介温文而雅的书生。说话,语速缓慢。待人,谦卑礼敬。我与他,虽然未谋其面,却已早知其人。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因为,要写篇批评的文章,我们便有了一次匆匆的相会。见了面,似是相逢古之贤达,沐浴了一股士子的流风。很惬意,很投缘,很享受,随即生发出了些许的快慰的感觉。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画,画到朦胧,画到混沌,才能出境界,才能撼魂灵。读画,与画者交流,尽在画图中。初读,观之技巧之熟揽。又读,望之情绪之瀑泻。再读,知之思想之沉密。尽读,了之心魄之荡动。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读了晏平的画,可以说,谓之尽读。以山水而论,乃为诸种画品的至境。作品尚佳者,恰然于胸中的山之魂,水之魄。无声而声崩裂,无水而水喷泓。无人而人披影,无鸟而鸟悲鸣。可以灿烂死生,可以问答运命……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浮摆我面前的,是晏平的一幅山水新绘,山鸣谷应图片。水墨间,云霭天幕,雁行高远。林垂枝条,霧染风骚。瀑流谷底,桥索险道。未识村舍炊烟,已闻庙宇钟敲。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落墨之萧散,键笔如大椽。雄奇处,天日云盘揽照。精微处,神思妙趣横生。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由此,想起了读画悟道事。山水之作,思之游览而不得进,是谓下品。出入自如,快意其间,是谓中品。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是谓尚品。晏平之绘,似是南之雁荡,又似北之太行。观之久,只是面前,如目古贤笔墨,又似心中山水。若佛子禅定,自在中而入般若。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山水画,画到绝处,看云中山,看水中霧,而尤见精神。亦如古人所云,满而不觉其漫,乱而不染其俗。墨分铺,现五色。水厚染,呈亮彩。晏平此作,可以如是观。层次的铺排,逻辑安定。浓浅的染就,自然和谐。观之愈久,愈发喜欢。印在心魂,美在魄中,舒服了,已是恰到一个好字!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就山水画而言,古贤已尽极致。近人若黄宾虹,傅抱石等,也走到了峰顶。当下,千人一面之作,充斥画壇。所以难,如登蜀道。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然而,当看见晏平的另一新作,斜阳山寺之时,却有着与众迥异的印迹。山叠,林染。飞流,险径。朱檐,青瓦。山形,若壮汉之根骨,瀑漫,如强龙之哀吟。人何在哉,炊烟不起。隐居者,禅静于此。食野草,啜清泉。晨临溪流之水,夜听梵呗之音。整个画面,云岚飘渺,影藏无踪,大霧轰然,似闻水魂的嘶吼,山魂的咏叹!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晏平,擅作山水,有太行绘手的称誉。然世人只谓其一,莫知其二。画者全才,方显标格。晏平于画种,拈来自如,花鸟,魚虫,飞禽,走兽,无所不能。若守望之苍鹰,盘叶枯藤,老辣浑圆,画者的胸怀,溢满天穹,读之不忍移目,梦绕难舍,荡漾魂生。在形制上也是别裁,大作短幅,窄条圆光,斗方长卷,样样拾得起,放得下。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我一直在读他的画,无论水墨之图,也无论色染之幅,都有大气在吞吐,黙然间流淌着心怀的陈述。所以感人,非其技也,由是魂焉!然而,让我动容的,且是他那似古似今,非古非今的,以自我的风貌,在不断的否定中,艰难的攀行。

晏平· 好山万皴无人识 都被斜阳拈出来· 中国画
这一切,缘于修养。因为,晏平终究是一个读书人。字是学问中流溢而出,画,亦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读懂了晏平的人和画,和字。
正是我在《无题》中所言:
太行何所指,笔墨久淹留。
梵呗听拂晓,钟鼓荡春秋。
林深飞琼雪,石乱卧天沟。
险壁呼雁语,村前岸泊舟。
云岚桑梓路,瀑水莫知愁。
谷底千朵泪,心头一时休。
无言从前事,生死画山丘。
绘彩终归愿,闻达不求侯。

晏平·山鸣谷应·中国画(局部)
还有几幅画,有一股悲情,而流泛出的悯怀之心,真让我着实的感动了一番。不由得笔下顾曲,抒发出非由自主的慨叹!
▎更多内容赏析↓






▎晏平简历↓

晏平
天津画院原副院长
院艺委会副主任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
天津市高级职称评委
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
民盟天津画院副院长
天津美协山水画专委会副主任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编辑 张之龙)
更多刘学仁文学作品(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