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兿展】第16期-翟福泽“行走在自然的写意者”

一墨,本名翟福泽,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于韩文来,贾宝珉,史如源等,专攻写意花鸟,学有专长,颇有心得。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美术教师,藏古艺首席画家及骨董轩客座教授,以及海津书画院理事,另外其社会活动频繁深得业界好评。

《行走自然 胸中有丘壑》作品刊于“中老年时报”
▎“中老年时报”责任编辑齐珏在报道中评论道:
翟福泽,字一墨,耀华中学名师,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曾受贾宝珉、史如源、颜宝臻、陈福春等先生亲传。在美术教育领域耕耘廿载,采众家之长,贯通古今,融会中西。近年又得著名画家韩文来先生指点,于山水、花鸟等领域日益精进,逐渐形成自己浑厚自然,洞达博大的艺术风格。
翟福泽的山水画并不以尺幅大小争长短,在幅不盈尺的小纸上,同样让人感到时空无极。而画面中展现出的这种小中见大的气魄则来自于画家强调外师造化,注重内心体验的积淀。此幅扇面作品,以水墨块面和虚实处理为主,引入光的因素,赋予画面以阴晴明灭的变化和生命活力。浑厚、真实、亲切,强烈的整体感、现代感和充沛的诗情。画家寄托山水笔墨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和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
有人评价翟福泽是一位“行走在自然的写意者”,从翟福泽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种行走在自然之中的生动,更可以感受到当代中国气象昂扬的时代脉搏。古人说:“胸中有丘壑”,丘壑在翟福泽笔下不过是表现胸襟的道具,盛在他胸中的应该是历史的沧桑,世间的风云和人生的波澜。

▎而他的同事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一个外行的直觉
■ 沙莉(耀华中学高级教师 )
对于丹青水墨,我是彻彻底底的外行。喜欢一墨的画,是凭着直觉吧。承蒙一墨兄信任,让我说点什么,我就说说一个外行的直觉。
画家笔下,一盆水仙,几条金鱼,都是寻常素材。虽说是自然物,却往往带着文人赏玩的角度和眼神,是案头清供,多了雅趣,少了天然。而一墨笔下,却有很多天然的“野趣”:鸣蝉青蛙,麻鸭小雀,芦苇塘玉米地……淳朴自然,带着大地的气息。我觉得他不只是欣赏,更是融合;一双眼睛既在画外,更在画中;灵动的小雀,苍茫的芦苇,既是自然,又是自己。对于自然的赐予,高高在上的态度是画不出它质朴动人的美的,借一墨的画, 我感到与自然相融的亲切。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一墨愿意留意那些极为渺小的事物,重现他们美的存在。苍耳,蒲棒,三棱菜,甚至只是沟渠边的狗尾草都可入画。苍耳饱满的籽粒,狗尾草细瘦挺拔的茎秆,让我能感受到生命的元气与力量。这些也许是一些画家不屑一顾的题材,一墨用关切的眼神观察着,用尊重的心态记录着,赋予他们神采。《诗经》有风雅颂之别,一墨的画册中的这一类画作,我觉得恰似《诗经》中的“风”,最富生机。民胞物与,借一墨的画,我重新关注那容易忽视的寻常事物,真切感受平凡生命中的高贵,理解蕴藏在渺小中的博大。
作为一墨同校不同科目的同事,平时各自忙碌,很少有空畅谈。但是仅有的几次交流,让我印象深刻。
一次是学生社团“朴风诗社”要出第一刊,对封面设计我们是外行,无奈之下请他帮忙。他认真听了我们的想法。一天中午,他邀我们去,拿出了四五个方案,逐一讲出设计思路。字体字号,印章大小,背景颜色……这不是他的分内工作,却这样谨严、用心、周到,让人感佩。此后,每看到《朴风诗刊》古雅大气的封面,就会想起一墨兄做事的态度。
一次有机会听到一墨讲他最近的画作,他一页一页翻过,自做点评。满意处,不掩喜悦之色;不足处,自批毫不留情。指着一只鹅,说:这个画了好几天,好像才有了一点想法,还得再画,我觉得我还能进步。画家的天分和给人的飘逸洒脱的印象,让我往往只惊叹作品的传神,忽略画作背后的汗水和努力,从一墨身上,我看到六个字:执事敬,日日新。
直觉,未必准确,但是真实。作为一个外行的看画人,直觉几乎是我唯一的标准了。我喜欢一墨的画,感佩他对工作的热情,敬重他对专业的态度。
清水一墨,自然天成。

▎是谁评价他是“行走在自然的写意者”:
超然在胸,淡泊于名
——行走在自然的画者
■ 李国侠(文化学者)
我一直认为一位画家首先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世间万物在画家眼中才会充满灵性。翟老师(一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画风清新,题材随意撷取身边的小景。花园的花草树木,田园的一派风光都会尽收眼底,甚至某个角落的枯枝败柳都能成为他写意的内容。我们能从他的画中看到牡丹的雍容华贵、小荷的典雅也能闻到瓜果梨桃的清香。他是一个勤奋的画者,多年来笔耕不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执着着自己的追求。
他是一位勤恳、敬业能力超强的教师,在身兼数职,却从不敷衍任何一件事。作为耀华中学的美术老师创意多多,带学生在校园写生,让学生观察生活,用眼睛和心灵作画;带学生研究行为艺术,从公益出发,积极向上的理解现代艺术形式,还让学生在衣服上画上自己喜欢的作品,很多孩子都会把它精心的收藏。多年的研究和积累曾有多次示范课在国家级和市区级获奖。另外开设摄影社团,自己和学生的摄影作品也多次获奖。是市级骨干教研中心组成员、区级兼职教研员,曾是湖南美术出版集团教材培训专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优秀教师。还有一个职务占用了他较多的时间,作为耀华中学校友会秘书长,每年要组织多次的校友活动和众多校友会事务工作。虽然有很多苦和累,但他都没有懈怠过他最钟爱的美术。多年来他已经把画画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不管多忙多累每天都要坚持画画或写字。画画需要安静的环境,白天观察生活,激发灵感,夜晚灯影陪伴。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作品出现,不知要耗费多少精力。如果要成为画家就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我想一个人有了梦想的支撑,孤独寂寞只是暂时的。当他的心灵融入到创作中,看到自己的心爱的作品,如同看到新生的婴儿一般激动兴奋。
法布尔的《昆虫记》闻名于世,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他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昆虫、研究昆虫,为昆虫写记,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读者都会被他生动活泼、轻松诙谐、情趣盎然的文字所吸引。作家如此,画家也亦然。他为了画好昆虫的细节要观察许久,因此他笔下的花鸟栩栩如生。用细笔精心勾画的蝉翼薄如纱,清晰的纹路,让你感觉如真在眼前;螳螂的臂脚仿佛在动;小鸟的神情似听懂人语;小猫和公鸡也都活灵活现。
领略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他走进了田园,这里的风光吸引着他,于是田园的美丽都聚集在他的笔下,紫色的茄子,鲜绿的黄瓜......都成为他的素材。欣赏者也会耳目一新,感觉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内容,在他笔下如一股清新的风涤荡着人们的心灵。走进自然,那里就是灵感的触发点。
画家如果真要画出好的作品,走访名山大川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每年的暑假都要出去走一走。在那里,除去欣赏美景,最重要的还是进行写生。华山的石榴,长岛的山水松树,黄河的壮美,他都会用画笔来记录。
这就是一位行走在自然的写意者。
更多作品欣赏










(编辑:张之龙)
点击查看更多
【每周兿展】第15期-张焱(自幼患综合性重残,但对艺术的信念与刻苦无人能及)【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4期-焦俊华“写生路途所遇”【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3期-“王真理-书画作品集锦”【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2期-潘晓鸥“一位实力派工笔画家”【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1期-孙其峰“贺岁篇—恭贺新春!”【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0期-阎维海“一位极具发展潜质的实力派画家”【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9期-焦俊华“速写实景讲传说故事”【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8期-王真理“走进艺术家的世界”【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7期-李宗儒“一位从事教育40余载的艺术家”【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6期-韩征尘“刚柔并济—喜画兰、善书法、精篆刻”【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5期-焦俊华:漫谈中国之塔【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4期-酆耀国/《荷塘戏鸭》并刊于“中老年时报”//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3期-董云华/《秀峰入云》并刊于“中老年时报”//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2期-纪振民/《峡江图》并刊于“中老年时报”//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1期-姬俊尧/《古镇之秋》并刊于“中老年时报”//金带福路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