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兿展】第15期-张焱(自幼患综合性重残,但对艺术的信念与刻苦无人能及)
张焱-作品欣赏-视频
张焱,男,1976年出生,天津市人。自幼因患病,未能上学。
在纪振民、陈正明、王淑英、郭振山等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追梦不息,学习绘画和文化知识,以顽强的毅力,用颤抖不停的手,作画1000余幅,两次举办个人画展,参加国内外画展,多次获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脑重残青年画集《张焱画集》。他以对事物的独特感知,在探索前行中建立自我风格。张焱还喜欢文学创作,他的散文、诗歌在多家报刊发表,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青年美协会员。他的事迹被《中华儿女》、《法制日报》、《今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东方电视台、《知音》杂志,天津电视台等媒体50余次作了报道。还被评为市区十大感动人物、十佳青年、优秀残疾人工作者等。

2012年10月,张焱被评为和平区第三届《感动社区、感动和平》人物。

张焱每次外出看到印象深刻的展览,都会默默地思考,虽然不能说话但他的思维非常活跃。
张焱自述:
我一路走来
我很久不曾流泪了,因为我渐渐明白:“坚强”就是自己的宿命,面对命运虎虎生风的一套拳法,我只能更高明地作战,进退有方,努力活出质量和精彩。
一岁多之前,早产儿的我即被医生宣判为:脑瘫,综合性重残,最多只能傻傻呆呆地活到五六岁。当时,可怜的妈妈面对这个不幸,如晴天霹雳,几乎晕獗过去。她心疼懊悔地抱着我,看着我那茫然无助的眼神儿,滴滴苦涩的热泪掉到了我的脸上。
从此,我被别人视作“白痴”。但坚强、勤奋、细心的母亲一直都不相信也不那么认为,她时时刻刻都观察着我。给我讲故事,抱着我到院中欣赏月色,她发现我的眼神灵活,心一下子动了,当晚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父亲。听完后,父亲突发奇象,要试着教我识字。母亲看着正吃奶的我说:“那咱们试一下吧。”我听到这里,心里说:“这是机会!我要展示自己!”一张卡片一个字,教一两遍后,再混入其他卡片中,我的手脚乱动,但能用眼神迅速把那个字“揪”出来。不到一年,我就学完小学语文课本的全部生字,并且,还会组词。
八岁,我命运的转折期。当我看见弟弟拿块小石板画画,也跟父亲指着要。于是给我也买来了一块。我握着粉笔想画,可我的手硬是不听使唤,不是挨不着边,就是把粉笔戳断。我不哭不闹,老老实实,一次次地把那支白粉笔指向小石板。太阳偏西了,小石板上仍然只有几个乱乱的白点。也不知戳断了多少支粉笔还是不见效。我再也忍不住了,哗的扫倒石板,大滴的汗珠与眼泪流了下来。第二天,我照样对着小石板,“画”到黄昏,还是一无所获。半个月后,我的手臂有点听话了,居然哆哆嗦嗦地能在石板上点出一个不完美的圆圈!就这个不完美的圆圈,我欣赏了半天。以后我可以拿着尼龙彩笔作画了。从此,我迷上了“点”画。我无法挥洒自如,只能一点点地“搭建”那艰巨的工程。用五六个小时,能够收获一轮明媚的“太阳”,我觉得很值。
从1989年到2018年,我共创作了上千幅水粉、水墨、油画、漫画等。一幅画就是一个单独的故事,没有重复的作品,每幅画都是我个人本质的展现。为了创作一部展现人类探索宇宙世界奥秘的绘画,我用两年,夜以继日看书,构思,一米、两米,一直画出了30米的长卷。期间,由于过度疲劳我多次感冒发烧,住进医院,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在哪呼吸急促,生不如死的困境里,我想我不能死,不能就这样结束,我不甘心,我必须把这幅作品画完,病稍好转我就出院继续画。浩瀚宇宙,太空世界,色彩斑斓,奥妙无穷。纪振民老师到我家看了这幅长卷后,高兴的乐了,夸赞我说:“这是第七感官的画”。《今晚报》还以“一梦冲天”为题,来对我的作品和创作过程,进行了报道。我还学会了电脑绘画、平面设计、三维建模等。有的绘画和电脑设计作品还在国内外获奖。国画家、教授范曾先生为我题词:“与天地精神往还,则大美在焉”。还将他写的文章复印送给我,鼓励我大胆创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底蕴,我参加了北京《鲁迅文学院》创作班的函授学习。在专家教授的帮助下,一些文章竟能在《散文》等杂志和一些报纸上发表……现在,我正在试着创作长篇科幻小说,《宇宙狂想曲》,预计要写4部,共一百万字。目前已完成了一部,尽管我选择的题材是很难写的,要用多门学科知识解析诸多边缘科学,探索宇宙奥秘。这条路将会很曲折,很艰难,也将会很孤独的。但对我来说是一种吸引,是一种新的挑战。现在人工智能等科技爆炸式发展,更开发了我的创作视野。
现在我虽然有了一些成绩,但我就是个爱不断追梦的人。我想到法国巴黎办画展;想尽快出版我的科幻小说和散文集;想把我的一些发明取得专利,寻求工厂合作,尽快提供社会使用。
我还想寻找一个真正有勇气接受和爱我、懂我的阳光漂亮的她,共度此生,一起老去!……
总之,我要做个欲知天高地厚的人。
过去,郑和下西洋历险录、徐霞客游记、沙皮尔顿远征南极,他们的精神无时不在鼓舞着我,我虽然知识浅薄,行动不便,但我想用绘画、文字再加信念和刻苦,来探索、描绘、倡导人们构建和谐生活及开发利用浩瀚宇宙的美好明天。
或许,我的想法有些荒诞。甚至是天真的空谈。到头来,我却是一无所获。但。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化,也不管这个世界怎么看待我选择的这些举动,我都依然如故。直到我此生的终结。

一切困难都不能阻止他对学习知识的渴望。

张焱创作中。


《自画像》

《童年的回忆》

《新生与死亡》

《落日与伴侣》

《发病时所看到的世界》

《病重时所看到的世界》

《超新星暴发》

《吃绵花糖的儿子与拿风车的爸爸》

《地外文明的狂想》

《帆船》

《疯狂的骑士》

《孤月》

《海河冬雪》

《海河公园的阳光浴》

《海浪》

《海上日出》

《海滩上的人与朝霞》

《河边晚餐后》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和法老王的猫》

《静物》

《绝情剑》

《两栖动物》

《美丽的奥门》

《梦幻》

《面对面的真理》

《拿火种的人》

《日月同欢》

《三峡——大江合拢》

《神庙上的太阳》

《生命的构造》

《思乡》

《天塔下的溜冰场》

《跳舞的女孩》

《我对埃及的向往与想象》

《西藏风光》

《向往和平》

《向往宁静的夜空和新鲜的空气》

《象鼻崖的晚霞》

《幽灵与光的门》

《圆明园的美丽》

《月色三更》

《云南雨林中的孩子们》

《长城爱晚》

《中国的木帆船》

《鼠年》

《牛年》

《虎年》

《兔年》

《蛇年》
(编辑:张之龙)
点击查看更多
【每周兿展】第14期-焦俊华“写生路途所遇”【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3期-“王真理-书画作品集锦”【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2期-潘晓鸥“一位实力派工笔画家”【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1期-孙其峰“贺岁篇—恭贺新春!”【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10期-阎维海“一位极具发展潜质的实力派画家”【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9期-焦俊华“速写实景讲传说故事”【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8期-王真理“走进艺术家的世界”【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7期-李宗儒“一位从事教育40余载的艺术家”【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6期-韩征尘“刚柔并济—喜画兰、善书法、精篆刻”【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5期-焦俊华:漫谈中国之塔【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4期-酆耀国/《荷塘戏鸭》并刊于“中老年时报”//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3期-董云华/《秀峰入云》并刊于“中老年时报”//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2期-纪振民/《峡江图》并刊于“中老年时报”//金带福路艺术网
【每周兿展】第01期-姬俊尧/《古镇之秋》并刊于“中老年时报”//金带福路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