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酉本红楼梦》面面观(三)
■ 李尔山

5、新红学内部其实是有派的。适之先生对文学的感觉薄弱,因而侧重考证。胡适的考证派分娩了一个“胖小子”那就是“曹学”(我们大同的红学因曹寅祖父曹振彦曾做过大同知府而兴起,故应属“曹学”)。另一派则是以俞平伯先生为代表的更加注重文本思想和审美研究的“批评派”(在文革中遭清算的主要是这一派)。
后文革时代的红楼梦研究也是有派系的。其中最大的一系是从上世纪50年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红学”,在阶级斗争中一路壮大起来的官方红学,其代表人物是宽堂先生冯其庸。这一派继了胡适的考证“成果”,而运用着俞平伯的批评“方法”,以“梦”问史,又以史证“梦”,大谈明清之际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如:当时南京、苏州织布机有多少?纺织行雇佣工有多少?等等,力求把《红楼梦》的思想论证成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力关系的先进思想,把曹雪芹打造成一个先知先觉的“启蒙者”甚至是敢于造反的“革命者”。(见2002年出版的《论红楼梦思想》——冯其庸著》)

另一派,我称其是“情缘”派,他们用时下最时髦的“情”来解释《红楼梦》的思想,用佛教的“缘”字来分折《红楼梦》中纠结,以梦说“缘”,以“情”注梦。把一本“红楼”,看成的一座“情坛”: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副副册,一众至情女子居于居中,曹雪芹亦或是贾宝玉,即是那位“坛主”——“情”的化身,云云。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解味道人”周汝昌,他提出《红楼》文化有三纲:曰玉、红、情。其主旨,“大旨谈情”。他本人“情”有偏移,不在黛玉,而在湘云。周先生原来是胡适之考证派帳中的一员大将,著有《红楼梦新证》,后文革时代,他人在官方红学阵营,却在官方红学的大旗下发不出声来,只好剑走偏锋。可怜这位天津老人,年过八旬,依然为“情”所困,在《梦》中不惜乱点鸳鸯,指鹿为马。
“冯老爷子”,“周老爷子”,仿佛分别朝野,你攻过来,我攻过去,30年来,红学界在年代、作者,版本学、文本学,等等诸方一筹莫展,两派却也杀的红尘滚滚……两派之外,还有一派,那就是刘心武,以作家之匠心,另开“炉灶”,以“编”代考,以“编”带索,借助电媒,推陈出新,更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6、2018的春天,红学之殿堂很是清寂。
周汝昌、冯其庸分别与2012、2017年相继辞世,刘心武自2011年出版《刘心武读红楼梦》之后,也多年不见踪影了,我竟然想不出,当今红学界还有谁?
标题党们在网上大炒“癸酉本红楼梦”,如若“于无声处听惊雷”!我吃惊之后,说它是“伪作”,但我同时坚信,它将来无论是被证伪还是被证实,对红学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红学界的水门事件”——
1973年前后,红学界也是一片萧瑟。然而突然传出消息,说发现了曹雪芹的一首佚诗。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印的《红楼梦研究资料》将这首“佚诗”刊出,全诗共八句,“题琵琶行传奇”:
唾壶崩剥慨当慷,
月荻江枫满画堂。
红粉真堪传栩栩,
绿樽那蕲感茫茫。
西轩鼓板声犹壮,
北浦琵琶韵未荒。
白傅诗灵应喜甚,
定教蛮素鬼排场。
其中最后两句是敦诚《四松堂集》中原有的(即我上文提到的曹雪芹唯一存世的“半首诗”),其余六句均为初颜面世,红学界一时间争相传阅,奔走相告。
1974年9月,南京师范学院的《文教资料简报》刊出了吴世昌、徐恭时合写的文章,题为《新发现的曹雪芹佚诗》,对这首诗进行了详细的笺释、论证和评价。文中写道:“从这诗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韵律、技巧等种种方面加以考察的结果,认为这是雪芹原作,绝无可疑。”当然也有人不信,1977年《南京师范学院学报》登出了陈方的文章《曹雪芹佚诗辨伪》,对佚诗的真实性明确加以否定。
于是吴世昌再次撰写《曹雪芹佚诗的来源与真伪》,长达两万余字,引经据典,慷慨陈辞,力证佚诗“不伪”。跟着海内外又有多人加入论战,唇枪舌剑,势若水火,战势呈白热状态。
于是,人们开始追查这首佚诗的来源。吴世昌说,诗是从陈毓罴那里抄来的;陈毓罴说,诗是从吴恩裕那里抄来的;吴恩裕说,诗是周汝昌抄给他的。追来追去,众人的目光落到周汝昌身上。周汝昌开始说是一个神秘的人送到他家,他录下给了吴恩裕,后来搪不过才说是自己在敦诚发现的两句上“拟补”的。然而固执的吴世昌不信,说,“以周汝昌的材质,断补不出来!”周汝昌一听火了,说“我不是补了一首,而是补了两首”。于是把另一首公之于众。舆论立即大哗,吴世昌顿时傻眼。这位响应新中國召唤,从海外归来的诗词学巨匠,误入圈套,一世清名毁于一旦,差点没被活活气死,从此于周不共戴天。

从1974年所谓的“雪芹佚诗”面世到2001年周汝昌承认作伪,这个论争过程长达27年。这看似一桩丑闻,但其对于红学研究是有特殊意义的。在这期间周汝昌先生考证出了曹雪芹全部生平,他著有《曹雪芹小传》、《曹雪芹传》、《曹雪芹新传》等,硬是把这个人物凭空树立起来。然而,随着“雪芹佚诗”这个皂泡的破裂,周氏的“雪芹塑像”的“质”也迅即流失,成为一个“空架子”。
置疑的荒漠,再次布满红学的领域,这是为谁准备了条件?
(编辑:张之龙)


《癸酉本红楼梦》面面观(二)/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癸酉本红楼梦》面面观(一)/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图/李兮诗】父女联手,演译巾帼乾坤(四)清.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图/李兮诗】父女联手,演译巾帼乾坤(三)辽.承天皇太后.萧绰【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图/李兮诗】父女联手,演译巾帼乾坤(二)【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图/李兮诗】父女联手,演译巾帼乾坤(一)【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 刘艾珍诗画新作《云冈梦·大陆之脐》【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文并绘《达摩八态图》【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九)黄昏梦断关帝后,只留理性在人间【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八)回手摊开黄卷,来阅张三丰的杰作《无根树》······【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七)唐初楼观道士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六)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让盛唐······//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五) 盛世文华襄道理//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四)我的家乡大同,1600多年前,它的名字叫平城......//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三)使老子最先从先秦哲人群中走向神坛的是......//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二)关于"紫气东来"故事的传布......//金带福路艺术网
李尔山:梦道九章(一)据说他生有异相,呱呱落地时便一头白发......//金带福路艺术网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今论画境/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云冈诗画新作《超度》/李尔山 刘艾珍//金带福路艺术网
【中国古代思想史人物绘画笔记】李尔山:慧星雨(合集上)//金带福路艺术网
【中国古代思想史人物绘画笔记】李尔山:慧星雨(合集中)//金带福路艺术网
【中国古代思想史人物绘画笔记】李尔山:慧星雨(合集下)//金带福路艺术网
“父亲的遗产”/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羽翼冠金刚见闻记 ——兼致程亚杰君/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艺归三省】浅析韩必省的书法绘画艺术之一/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艺归三省】浅析韩必省的书法绘画艺术之二/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艺归三省】浅析韩必省的书法绘画艺术之三/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艺归三省】浅析韩必省的书法绘画艺术之四/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黑宣金彩】琐谈之一”/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黑宣金彩】琐谈之二”/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黑宣金彩】琐谈之三”/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黑宣金彩】琐谈之四”/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黑宣金彩】琐谈之五”/李尔山//金带福路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