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1370399

 530729980@qq.com

金带福路艺术网
JIN  DAI  FU  LU  ART  NET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姜维群:还得说说“三只眼”【金带福路艺术网】

发表时间:2019-01-09 08:26作者:金带福路艺术网来源: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网址:http://www.jdflyishu.com

微信图片_20171030161345.jpg


还得说说“三只眼”

文/姜维群


400d707f4d4f307624c76aa4794eaaa.jpg

眼是人体重要器官,据统计,脊椎动物接受外界信息,80%以上是通过眼传递的,在感觉器官中眼是最重要的。然而奇怪的是在脊椎动物中,既没有一只眼的动物,也没有三只眼的动物。为什么是这样?这是进化学与生物学的事情,不去管它。但在中国的各类记载中,确有“三只眼”的。


史上的记载都离不开三界,即人、神、鬼。我们知道,尤其是道家里面的神祇都是由人而“转正”成神的,像道家鼻祖老子、庄子就是古代两位哲学家。微信图片_20180330145306_副本.jpg先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杨戬,俗称“二郎神”,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三只眼,其也是史有其人才后成其神的。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中贵杨戬,于堂后作一大池,环以廊庑,扃鐍周密,每浴时……屏人,跃入池中游泳,率移时而出,入莫得其窥。”说他喜欢游泳却不让人看。有一天,他自己在堂中睡觉,有小偷入室,见床上乃一蟾蜍,“大可一床,两目如金,光彩射人”。就是这么一位神秘兮兮的人蟾共体者,后来被编入《西游记》,成为三只眼镇守灌江口二郎神杨戬的原型。


在清代的唱鼓词中这样说他:“头戴一顶三山帽,身披锁子甲黄金,面白微须三只眼,手使三尖二刃锋,牵着狗来架着鹰”。他在额头的那只眼可谓是神通广大。


还有三只眼的是商纣王的太师闻仲,其第三只眼用来辨忠奸看人心黑白的;还有就是民间传说最多的典型人物马王爷。


俗语说,给他点厉害瞧瞧,让他知道马王爷三只眼。这样的话经常听到,不用问,这马王爷的三只眼是很厉害的角色,“三眼华光”说明眼光的厉害。神话传说玉皇大帝派马王爷等四星宿去察看民情,唯马王爷回来如实禀报世间有喜有忧,后玉皇大帝赐他一只明察秋毫的眼睛作为奖励,于是他有了和的神灵不一样的三只眼。在旧时北京有马王庙,在《津门杂记·各庙宇》条目中,记载天津市内各庙宇百余座,但没有马王庙。


眼是人体感官中的第一重要,所以佛中有千手千眼观音,这么多的眼都放在脸上肯定不行,于是让手心上长出眼睛,于是成为无所不能无所不见的大神通。


受到神灵三只眼的启发,有人提出第三只眼说,像“第三只眼看世界”。两只眼看到事物关乎视力,关乎角度,然而若用“第三只眼”去看,应该看到各多的维度。就像我们发明的各式各样的照相摄影的镜头,望远及远,视微知著,还有变焦等等,镜头似乎成为了人的“第三只眼”。


然而我们需要的第三只眼不应该只是视力的延伸或目力的多维,而是真正的公允和客观的真实,更是对事物的预见性。


春秋的吴国大臣伍子胥劝说吴王夫差不要与越国结盟,但是吴王不听,伍子胥说,总有一天吴国被越国所灭,吴王被越王所擒,我不忍看到这样的场景,我请先死,我自杀后将我的眼悬在东门,以见越之入吴之亡也。果不其然,事实和伍子胥预见的一样,正如陆游诗:“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说真的,有没有三只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像伍子胥一样为国的忠心和家国存亡的预见性。

刊于2019年1月9日《中老年时报-副刊》

(编辑:张之龙)

更多内容点击查看

ABUIABACGAAg-ajc3QUokM3PejC8BTjbAQ.jpg

020_019_副本.jpg

团扇史趣(十八)团扇在晚清洋风中凋萎/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七)纳兰性德多情咏团扇/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六)为团扇写诗的神秘女人/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五)团扇的三个密码/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四)团扇最是好入诗/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三 )团扇如月映东瀛/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二) 从团扇看日本的 “拿来主义”/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一) 团扇何时传到日本?/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桃花扇”是团扇还是折扇?(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九)“桃花扇”是团扇还是折扇?(中)/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八)“桃花扇”是团扇 还是折扇?(上) /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七) 《韩熙载夜宴图》 扇子藏密码(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六)《韩熙载夜宴图》 扇子藏密码(上)/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五)造诣一流宋徽宗(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四) 造诣一流宋徽宗(中)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三) 造诣一流宋徽宗(上)/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二)宋代团扇是高峰(下)/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一)宋代团扇是高峰(上)/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姜维群:不年不节说冬至【金带福路艺术网】

姜维群:再说说“马虎眼”【金带福路艺术网】

姜维群:笑说“二五眼”【金带福路艺术网】

聊完了白眼聊“心眼”/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聊聊这个”翻白眼”/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个老年礼物叫重阳/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白露,带有诗意的智慧/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一种快乐叫享受过程 /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鬼节,是对先人的尊敬”文章/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在伦敦淘旧书/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和老年朋友聊聊“够本儿”/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2018102  2018102←趣文文趣/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新纪一八年国庆日天津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开馆迓众,姜维群诗贺//金地福路艺术网

中秋,诗一样的岁月/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人老宜俭不宜抠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七夕,中国女子的节日/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不如再学不气人/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立秋一“咬”天难秋/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欣缘道人抄清人"苦热"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不如先学不生气/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三伏,避暑练功两相宜/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活在“两种数字”里,好么?/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多音字的错读与误读/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夏至过,说个“九九歌”/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一种退步叫进步/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端午节四个科学密码/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端午  迎福降喜说钟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人老了要学会“退”/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晴后思雨“细雨霏霏润津门”/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欣缘道人芒种晨吟》/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芒种  藏着一字玄机/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能“缺处知足”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小满节气 可有可无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活到知足就是福/姜维群/链接

想起来读错字的桩桩件件/姜维群/链接

厚德载物与吃亏是福 /姜维群/链接

清明扫墓孩子去不去 /姜维群/链接‍

谷雨 百谷盼雨的日子 /姜维群/链接

上善若水和吃亏是福/姜维群/链接

说“霰”/姜维群/链接

“求”不离人   人不离“求”/姜维群/链接

占便宜没够和吃亏是福/姜维群/链接

清明寒食说“新火”/姜维群/链接

别把日子过成了“熬”/姜维群/链接

别把自己当回事/姜维群/链接

二月二说天津人“龙情结”/姜维群/‍链接‍

多说养生少说病/姜维群/‍链接

‍词坛幸有梦碧翁/姜维群/‍链接

元宵节为什么要“闹”?‍/姜维群/‍链接

做“阳光老人”共迎春/姜维群/‍链接

3 拷贝.jpg

每周兿展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4期-“纵横捭阖 驰骋放纵”吕大江太行山水作品赏析(文/尚辉)吕大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首都博物馆画院执行副院长山水画创作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吕大江山水画工作室导师、教授,香港画院执行院长,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天津分院副院长,民盟天津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市场报》副社长,中国水墨画院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3期-画家陈玉梅绘画作品网展陈玉梅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此次作品网展共展出,画家陈玉梅花鸟画作品20余幅。陈玉梅1945年生于河北邢台,大专学历。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在长期从事机关行政工作中,也常接触书画活动。退休后专注于书画的研习和创作,经常参加书画方面的活动。早年曾师从书画艺术大家华非先生学画红鱼,后又得到书画名家刘乃驹先生教授花鸟及仙果画技法。多年来也从未间断临摹书画大家...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2期-书法家陶书杰先生壬寅年近作赏析陶书杰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此次作品赏析共展出,书法家陶书杰先生近作13幅,其笔法精湛,让人赏心悦目。书法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独特的书法文化几乎贯穿古今,自古以来中国人挥毫书画,书法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一门独特艺术,更是中国的文化象征,是中华民族展示给世界的瑰宝。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书法大家,笔意人生,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1期-画家王德明先生近作赏析王德明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此次作品赏析共展出,画家王德明先生近作30余幅,包含工笔花鸟、人物作品等。王德明先生,初识便给我一种很干练儒雅的感觉,不乏风流倜傥。他的绘画作品多以工笔为主。四大美人,惟妙惟肖;龙腾虎跃,笔笔生威;花鸟鱼虫,活灵活现。整体而言,王德明先生的作品,非常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他的创作内容特别丰富,而不是千篇一律。他根据创作题材...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0期-书画家臧克琪先生近作赏析臧克琪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此次作品赏析共展出,书画家臧克琪先生近作20幅,包含写意山水、指墨花鸟、书法作品等。臧克琪先生,近年以擅长指画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即保持了毛笔画的传统韵致,又有自己简约、刚健、拙朴的特殊风味。画中山石花草,线条飞动飘逸、点染松活,设色古艳,清超绝俗;再赏画中之鸟,墨色浓淡相互衬托,粗放豪逸,神韵备具,饶有意趣。细品他的画...

文学作品
文章附图

访谈录《艺术家曲学真先生回忆母校河北美术学院》【编者按】2024年3月12日,金带福路艺术网发布的这篇访谈录,其中记录了艺术家曲学真先生对母校河北美术学院(现天津美术学院前身)的深情回忆。在曲学真先生母校入学65周年之际,他与我们分享了在母校度过的那段难忘时光,不仅让我们对河北美术学院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更感受到了曲先生对母校的深厚感情。曲学真先生用他丰富的艺术经历和人生感悟,向我们展...

文章附图

《探寻中国龙文化》(二)龙图腾造型的演化作者:王金厚王金厚龙是“图腾”。它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不断发展而来,完全是按照自己民族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表现形式来滿足本民族所喜爱的审美趣味。由于龙纹经过不同社会和朝代的漫长演化,人们对龙的象征和寓意在理解、观念及审美上,发生了不同程度新的认识,并在龙的艺术审美价值上也随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龙文化在我国的长盛不衰可以清晰的看出,从单纯的氏族部落“图腾”...

文章附图

与梁斌先生的金石书画缘作者:林德谦八十年代末,几位热爱书画的市级老干部李研吾、梁斌、方纪、周自为、张映雪、陈因、姜飞等成立了一个名为“爱晚书画会”的小团体,我也在其中担任了通讯、服务的工作,并由此结识了著名文学家梁斌先生。梁先生不仅是中国当代大文学家,其书画艺术也展现出一种大匠之风,令人敬仰。(参加爱晚书画展的领导:谭绍文、许明、周茹、石坚)(陪同张再旺副书记参观爱晚书画展)(与梁斌先生合影...

文章附图

王金厚《探寻中国龙文化》(第一部分·引言)王金厚【编者按:可贵的龙文化探寻】李少宗/文龙年说龙,虎年说虎,牛年说牛,这是历来中国文人的传统和优势。由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华夏民族绵绵不绝,生生不息。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的龙年春节期间,年过七旬的著名中国画家、中国玉雕艺术评论家王金厚先生在繁忙的艺术创作之余,将多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龙文化的研究,付诸于笔端,撰写出了《探寻龙文化》...

文章附图

郭文伟向“宋明远海洋艺术公益基金”捐赠海洋绘画作品心海慈航·宋明远海洋艺术公益基金在京启动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4年1月28日,“心海慈航”·宋明远艺术公益基金启动仪式在中国紫檀博物馆举行。活动由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和中国紫檀博物馆共同主办,宋明远海洋艺术精品128幅同时展出。海洋画派画家、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郭文伟老先生,向该基金启动仪式发...

文件下载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木版年画雕版技艺与印刷创新人才培养》报名表.docx
439.18KB下载
上一页 1 下一页
更多内容
文章附图

春日,赏花赏画 一一金竹国画首创者柴寿武先生佳作欣赏柴寿武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柴寿武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成为了当代中国画坛的璀璨明星。他的金竹国画作品,不仅继承了中国书画艺术的优良传统,更在探索创新中展现出雅逸豪放的艺术风格,深受画界好评和收藏家青睐。柴寿武,1949年出生于天津市东丽区,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他号金竹堂主,又号百竹轩主,寓意着他在灵感的启迪下,发...

文章附图

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九百二十一周年书画展在天津静海岳飞文化纪念馆盛大开幕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天津,静海——为弘扬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岳氏家族忠孝持家的高尚美德,充分展现民族英雄岳飞文武双全的真实奇才,一场由岳家后人和书画家共同创作的书画展览于日前在天津静海岳飞文化纪念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旨在纪念岳飞诞辰九百二十一周年,吸引了近三百人前来参加。在庄重的开幕式上,岳飞文化研究会...

文章附图

“非遗传承,匠心筑梦”青海热贡唐卡艺术展在天津开幕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4年3月15日,“非遗传承,匠心筑梦”青海热贡唐卡艺术展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共有近60幅唐卡艺术品展出,类型涵盖彩唐、金唐、黑唐、红唐四大门类,图案有佛陀、菩萨、度母、财神等。据了解,唐卡绘画用料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不仅色泽艳丽,历经千年依然保持鲜艳夺目的色彩。本次展出作品作者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文章附图

师者之风范   德艺之高格 ——郭文伟盛赞恩师焦俊华教授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获悉,2024年3月16日,天津海洋画家郭文伟老先生携家人登门探望了恩师焦俊华教授。师生畅谈艺术人生之乐,互赠新著。93岁高龄的焦俊华老教授还听取了郭文伟的艺术理论研究的汇报,并与郭文伟合作了《蓬莱心境》焦墨海洋画。郭文伟老先生以《师者之风范   德艺之高格》焦老先生真是德艺双馨,老当益壮,师者风范,可敬!可爱!我们衷...

文章附图

春日绘色 | 李根友花鸟画中的生机与意趣李根友随着春天的脚步渐近,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在这个赏花的季节,我们不妨一同走进李根友先生的花鸟画世界,感受那其中蕴含的无限生机与意趣。李根友,这位天津画坛的佼佼者,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李根友先生从事花鸟画创作研究三十余年,不仅是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还是百中画院副院长和中国楹联书画院院士。他的艺术成...

文章附图

【展讯】《山海·信仰》——李福顺作品巡展即将在天津美术馆拉开帷幕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展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天津美术馆即将于3月30日迎来《山海·信仰》李福顺作品巡展。此次展览由百米长卷《信仰的红色印记》和近50幅近期创作的山水作品组成,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追寻红色印记,铭刻百年荣光。百米长卷《信仰的红色印记》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形式,生动描绘了建党百年以来...

文章附图

著名画家朱文先 | 以画笔诠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朱文先在天津这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中,有一位以画笔诠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艺术家——朱文先。他生于天津,祖籍沧州,197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师从国画、油画、版画诸教授,其作品笔墨娴熟、意境高雅!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多科美术教学,用他的画笔和智慧,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美术新星。朱文先教授不仅是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的副教授、客座教授,还是青年...

文章附图

黑色背景赵长清 | 书法艺术的守护者,传承与创新的无畏探索者赵长清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殿堂中,赵长清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书法造诣,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书法家。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师承著名书法家张一清和龚望先生,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精髓。赵长清的书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从小就对书法艺术充满热爱,不断地临习名帖、名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艺风貌。他专攻于清代...

文章附图

柴寿武以巨幅金竹大画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诞辰柴寿武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4年3月24日,在今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道教始祖老子的诞辰。为了表达对这一伟大哲学家的敬意,知名艺术家柴寿武先生特地展示了他的丈二尺幅金竹大画《富贵和暢福寿长》。此举不仅彰显了柴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更是对老子思想的独特诠释。柴寿武,这位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以金竹堂主和百竹轩主的雅号闻名于世。他毕业于南...

文章附图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朱欣根,馆员传略刊于《翰墨情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成立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集》朱欣根朱欣根,又名朱欣,字海石。1932年9月15日(农历)生于江苏无锡。曾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美术编审、天津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委会名誉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青少年时期在故乡渡过。1937年“七七事...

文章附图

春日,赏花赏画 | 齐彦国画精选展齐 彦在春天的气息中,我们欣赏到了齐彦的人物国画作品,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风拂面而来。齐彦,这位在国画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艺术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齐彦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笔画院深造。他的学术背景和艺术经历,使他在国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齐彦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文章附图

又是一年赏花季 | 赏花赏画·王之海先生花鸟画赏析王之海春天,万物复苏,正是赏花的好时节。而在河北涿鹿出生的王之海先生,用他独特的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别样的花鸟世界。王之海,1943年9月出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不仅有着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还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审。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他专攻水墨写意花鸟画,尤其擅长指画。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小故事,或细密秀雅...

文章附图

又是一年赏花季 | 赏花赏画·白光花鸟画赏析白 光春天的三月,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赏花赏画的最佳时节。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季节里,80后花鸟画家白光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青春活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别样的花鸟世界。白光,号默堂、归云楼,祖籍山东阳谷,本、硕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画副教授,花鸟画精研创作班导师。他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是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

文章附图

红梅傲雪 画中寄情陈英杰乡愁系列作品《几支红梅雪中俏》赏析寒梅傲雪,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2024年3月20日,金带福路艺术网荣幸刊登了陈英杰先生的乡愁系列国画作品《几支红梅雪中俏》,画面以雪景为背景,几支红梅傲立雪中,两只喜鹊嬉戏画中,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陈英杰先生以其精湛的笔墨技巧,将红梅的傲骨与雪花的纯净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红梅,笔触饱满而富有张力...

文章附图

三月 赏花赏画 | 孙贵璞先生花鸟画赏析孙贵璞春日的阳光洒在画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他就是孙贵璞先生,一位已经88岁高龄但仍坚守在艺术创作一线的美术家。在这个赏花季,我们有幸欣赏到孙先生的一系列花鸟画作品,它们不仅展现了孙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更体现了其88岁的艺术魅力。孙贵璞先生的花鸟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他的作品构图精巧,色彩和谐...

文章附图

春分之日,时光轻语陈英杰先生乡愁系列国画作品展艺术魅力与文化意蕴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4年3月20日,农历甲辰春分节气,在此荣幸地再度展出了陈英杰先生的乡愁系列国画作品。此次,系列作品包括《几支红梅雪中俏》《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每一幅都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深邃的文化意蕴。陈英杰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乡村生活的点滴细节与节气的更迭巧妙结合,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艺...

文章附图

皓翔画院艺术家走进中科优品,文化互动温暖科技之心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4年3月19日,天津皓翔画院携手滨海新区知名书画家们,踏上了一场特殊的文化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中科优品(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次的目的不仅是进行一场艺术交流,更是要为公司员工带去一份特殊的温暖和鼓舞。参加此次书画慰问活动的知名书画家有李守玉,张金荣,贾春明,李延春,武子明,于文,刘汉英,田野,李维娜,张书雁,刘凤珍,...

文章附图

书法家李树青 | 仰韶书屋的金文传承李树青在津门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有一位多才多艺的书法家,他就是李树青先生。生于1948年的李树青,自幼便跟随高仲钧先生、安锡宠先生学习民族器乐,展现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1976年,李树青在高先生的引荐下,有幸追随龚望先生学习书法。从此,他便踏上了书法艺术的征程。在龚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李树青深入研究了隶书,从张迁碑入手,逐步涉猎鲜于璜、礼器、曹...

文章附图

又是一年赏花季 | 赏花赏画·韩必省先生花鸟画赏析韩必省春风吹过,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赏花的季节。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刻,我们不仅要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还要品味艺术带来的精神享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韩必省先生的花鸟画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韩必省先生,作为一位书画艺术创作40余年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创新精神。在他的花鸟画中,我们可...

文章附图

又是一年赏花季 | 赏花赏画·贾万庆先生花鸟画赏析贾万庆随着春天的脚步渐近,赏花的季节又如约而至。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季节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还能在贾万庆先生的花鸟画中感受到别样的艺术魅力。贾万庆先生,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早已蜚声画坛。自幼受其父熏陶贾先生酷爱文学,偶有散文发表各报端。其次,还是天津红学会艺术与文创委员会副主任。而在少年时期,他师从...

关于我们(1)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努力打造天津市艺术发展的新名片。中心加快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发展大战略相结合的步伐,推动文化走出天津,融入全国。着力打造成为艺术人才的摇篮,为艺术学习者、爱好者、工作者提供成长、交流、展示的平台。与其他省市的艺术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为艺术家增添了创作经历和灵感。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经理

电话:13110028716、022-8137-0399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蔡台村金旺东里东侧底商1号

投稿 邮箱:530729980@qq.com 微信:13110028716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8:30-18:00
 联系方式
张经理:13110028716
客服热线:022-81370399
邮箱:530729980@qq.com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蔡台村金旺东里东侧底商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