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扇史趣(十三 )
团扇如月映东瀛
文/姜维群

《荷影漾波》 张楠/绘
日本的奈良时代就是我们的唐代,双方交往十分频繁,那时的中国是世界的第一级,国力最强,从制度到生产力及科技方面都领先于世界,日本四次派出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公元733年派来的竟达594人之多,敢说来的每一位都是“小山寨”,都是复制机,把中国唐代的许多高精尖都克隆走了。
奈良时代是模仿唐朝一切的时代,平城京(奈良)完全模仿了唐朝长安城的格局建设而成,它的规模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东西有32町(4.2公里),南北有36町(4.7公里),四周围以罗城,中央的朱雀大街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两条南北大道与东西九条大道把城切割为方方正正的街道,平城京处在群山环抱中,四外一派翠绿,衬托出城里的红顶寺院,如此奈良就有了“朱红翠绿之都”的美誉。
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这一时期尤其是佛教的传入,在日本兴起了建造佛寺、翻译经典、塑造佛像的热潮,这一时期,中国的鉴真和尚不顾艰难险阻东渡日本,广设戒坛,将日趋世俗化的日本佛教恢复了本来面目,颇有才气的嵯峨天皇,喜欢汉文化,从礼仪和生活方式都模仿的惟妙惟肖,中国的商船一到日本备受政府重视,一律安置在国家级的鸿胪馆。
在扇子上日本并不是仅仅拿走了团扇,日本宝龟七年(公元776年),渤海使史都蒙到日本,朝贺光仁天皇继位,这位光仁天皇享寿73岁,是天皇中寿数较高的一位。他于770年61岁时即位,是一位高龄天皇,而对来自西方大邦的使臣天皇很高兴,在翌年5月回国时,其赠黄金、水银、槟榔扇10柄给渤海使。
何为槟榔扇,清代王廷鼎《杖扇新录》中载:“闵人采巨笋箨,压平,阔六七寸,长尺余,背赭而面白,以其色似槟榔,故即以槟榔名之。用红木、楠木、或瑇瑁作柄,其白面,土人专炙广东线香,画花鸟其上,名曰香画。”这种槟榔扇与蒲葵扇皆用植物叶片做成,日本产竹却没有蒲葵,故而用竹叶仿制,此中足可一窥其行事做事之用心也。此外从中带走和“偷”学走的还有折扇(待后篇着重分析)容后文道解。不惟此物,即便是天皇的神器,堪算作国之至宝者,现在一观皆乃中国输入的铜剑、勾玉、铜镜。
团扇如月映东瀛,开启了一个扇子的新纪元,团扇在中国,从发明到完善到普及经历了至少五百年的时间,然而在日本,从隋朝到唐代几十年时间,就在日本上层流行开来。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仿制,很快将槟榔扇作为国宝级的礼物又回赠中国,相信一定比我们的蒲扇不知精致多少倍。
和我们紧邻的高句丽(韩国),在这方面与日本此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学者专门统计过,高丽遣宋者57次,宋使臣往高丽30次,其中宋文宗九年(1054年)高丽分三处同时宴请宋朝赴高丽的240人,可见交往之规模。这些往来,最终使中国的各种文化流布开来,团扇、蒲扇、槟榔扇就是其中的一类。一直到20世纪,日本的团扇依然是精致美观,成为他们工艺品中靓丽的一朵奇葩。
“维群有话说”: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印成而谢三刘。
刘宇乌木刘毅钮,
刘栋镌印独放舟。
戊戌春刘宇先生以百年老乌木馈吾,喜难释手;求刘毅兄治钮于盛夏;今秋重阳日,刘栋先生用元押印刊“姜记”二字赠之。“三刘印”成焉。维群识
更多内容点击查看


团扇史趣(十二) 从团扇看日本的 “拿来主义”/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一) 团扇何时传到日本?/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桃花扇”是团扇还是折扇?(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九)“桃花扇”是团扇还是折扇?(中)/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八)“桃花扇”是团扇 还是折扇?(上) /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七) 《韩熙载夜宴图》 扇子藏密码(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六)《韩熙载夜宴图》 扇子藏密码(上)/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五)造诣一流宋徽宗(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四) 造诣一流宋徽宗(中)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三) 造诣一流宋徽宗(上)/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二)宋代团扇是高峰(下)/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一)宋代团扇是高峰(上)/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聊聊这个”翻白眼”/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个老年礼物叫重阳/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白露,带有诗意的智慧/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一种快乐叫享受过程 /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鬼节,是对先人的尊敬”文章/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在伦敦淘旧书/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和老年朋友聊聊“够本儿”/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2018102 2018102←趣文文趣/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新纪一八年国庆日天津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开馆迓众,姜维群诗贺//金地福路艺术网
中秋,诗一样的岁月/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人老宜俭不宜抠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七夕,中国女子的节日/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不如再学不气人/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立秋一“咬”天难秋/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欣缘道人抄清人"苦热"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不如先学不生气/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三伏,避暑练功两相宜/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活在“两种数字”里,好么?/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多音字的错读与误读/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夏至过,说个“九九歌”/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一种退步叫进步/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端午节四个科学密码/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端午 迎福降喜说钟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人老了要学会“退”/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晴后思雨“细雨霏霏润津门”/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欣缘道人芒种晨吟》/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芒种 藏着一字玄机/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能“缺处知足”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小满节气 可有可无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活到知足就是福/姜维群/链接
想起来读错字的桩桩件件/姜维群/链接
厚德载物与吃亏是福 /姜维群/链接
清明扫墓孩子去不去 /姜维群/链接
谷雨 百谷盼雨的日子 /姜维群/链接
上善若水和吃亏是福/姜维群/链接
说“霰”/姜维群/链接
“求”不离人 人不离“求”/姜维群/链接
占便宜没够和吃亏是福/姜维群/链接
清明寒食说“新火”/姜维群/链接
别把日子过成了“熬”/姜维群/链接
别把自己当回事/姜维群/链接
二月二说天津人“龙情结”/姜维群/链接
多说养生少说病/姜维群/链接
词坛幸有梦碧翁/姜维群/链接
元宵节为什么要“闹”?/姜维群/链接
做“阳光老人”共迎春/姜维群/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