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这个”翻白眼”
文/姜维群

《欣缘道人重阳节次日得联》
冷眼白眼势利眼,止于思慎于用;
公心善心执念心,隐诸内付诸行。

中国的确是个古国,文明悠远,从“翻白眼”这一很微小的动作上,能找出诸多典故成语。当然了此文源起,自然是“两会”上,央视直播现场,一位蓝衣女冲红衣女翻白眼,一下子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和微博,真可谓“一粒小石子,激起千层浪”,可见“翻白眼”威力大矣。
眼是心灵的窗户,这是一句最能说明眼睛重要性的话,眼睛不仅是人的视觉器官,还是心理活动的一扇窗,是学识素养的折射镜,于是我们的词汇中有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之称。谈到“心灵窗户”,恐怕这“三眼”最见心地,即势力眼、冷眼和白眼。
势利眼虽然说的是眼,却是一种习性,“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由于衣食的不同让一些“势利眼”有了表演的机会,四川射洪县在清末宣统年有个文人叫文映江,后辞官回乡。一人慕名而来拜访,想这位文人必然锦衣博带的,但这位先生和几个老友聊天,和老农没太大差异,被来人忽略,文映江顺口吟诗,由针说到布,由布说到衣:“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中行。眼睛生在屁股上,只认衣裳不认人。”这就是势利眼。
什么是冷眼?冷眼是一种眼色,冷静客观的眼光,有时还是冷漠轻蔑,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元剧《潇湘雨》中的“正是常将冷眼观蟹走,看你横行得几时”。后来这句话成为谚语,这个冷眼和横行成为热词。
还有就是这个“白眼”了,然而白眼一加上这个“翻”字,名词变动词,这里面就大有说道了。
本来眼睛就是眼睛,眼珠就是眼珠,古人把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青眼(黑眼珠),一个是白眼(白眼珠)。人为什么翻白眼,实际上人翻白眼时什么也看不到,而却像用肢体在说话一样,表示鄙夷厌恶。历史上最有名的要算是晋代的阮籍创造的“青白眼”了。
这位生在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官职做到尚书郎,阮籍的母亲死了,稽喜来吊孝,他用白眼相加,使对方很不高兴;稽喜的弟弟嵇康携琴带酒来看他,他用青眼很高兴的迎接。由此这青眼白眼就泾渭分明爱憎立判了。青眼是眼珠在中间,正视,后遂用“青眼、眼青”表示对人的尊重或喜爱,以“垂青、垂青目、青目、青盼、青眄、青照”表示对人特别看重。而白眼则是向上或向旁边看,当然就是轻视轻蔑,甚至是鄙视憎恶了。
这个“翻白眼”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翻白眼对人不是不可以使用的动作,如陆游有诗“久厌俗情生眼白,近承天诏赐颜酡。”因为境遇不好厌恶俗事俗人,这是诗人对世俗“翻白眼”。然而也有遭人白眼的,杜甫诗:“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诗人穷途末路遭人白眼。
可见我们都遭别人的白眼,我们也对别人翻过白眼,都不是奇怪的。然而在日常交往中,应该尽量少使用这个动作,虽然身不动膀不摇,但其颇有杀伤力。首先是对自己的“杀伤”。譬如总去参观画展,文人相轻,画家互鄙,如果带着“翻白眼”的心境去看画,不仅一无所得,还会生出一肚子不屑和鄙夷,何必呢?
在我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尽量保持尊重的心态,诚恳的神态,多看对方的优长,多想对方的好处,就少树敌,就无恩怨,就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不生枝节。所以,在视频摄像无处不在的今天,少翻白眼吧。特别是我们老年人,平和心态放平情绪,益寿延年。
(刊于2018年10月17日《中老年时报-副刊》)
更多内容点击查看


团扇史趣(十二) 从团扇看日本的 “拿来主义”/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一) 团扇何时传到日本?/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十)“桃花扇”是团扇还是折扇?(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九)“桃花扇”是团扇还是折扇?(中)/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八)“桃花扇”是团扇 还是折扇?(上) /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七) 《韩熙载夜宴图》 扇子藏密码(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六)《韩熙载夜宴图》 扇子藏密码(上)/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五)造诣一流宋徽宗(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四) 造诣一流宋徽宗(中)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三) 造诣一流宋徽宗(上)/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二)宋代团扇是高峰(下)/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一)宋代团扇是高峰(上)/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个老年礼物叫重阳/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白露,带有诗意的智慧/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一种快乐叫享受过程 /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鬼节,是对先人的尊敬”文章/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在伦敦淘旧书/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和老年朋友聊聊“够本儿”/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2018102 2018102←趣文文趣/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新纪一八年国庆日天津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开馆迓众,姜维群诗贺//金地福路艺术网
中秋,诗一样的岁月/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人老宜俭不宜抠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七夕,中国女子的节日/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不如再学不气人/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立秋一“咬”天难秋/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欣缘道人抄清人"苦热"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不如先学不生气/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三伏,避暑练功两相宜/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活在“两种数字”里,好么?/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多音字的错读与误读/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夏至过,说个“九九歌”/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一种退步叫进步/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端午节四个科学密码/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端午 迎福降喜说钟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人老了要学会“退”/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晴后思雨“细雨霏霏润津门”/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欣缘道人芒种晨吟》/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芒种 藏着一字玄机/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能“缺处知足”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小满节气 可有可无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活到知足就是福/姜维群/链接
想起来读错字的桩桩件件/姜维群/链接
厚德载物与吃亏是福 /姜维群/链接
清明扫墓孩子去不去 /姜维群/链接
谷雨 百谷盼雨的日子 /姜维群/链接
上善若水和吃亏是福/姜维群/链接
说“霰”/姜维群/链接
“求”不离人 人不离“求”/姜维群/链接
占便宜没够和吃亏是福/姜维群/链接
清明寒食说“新火”/姜维群/链接
别把日子过成了“熬”/姜维群/链接
别把自己当回事/姜维群/链接
二月二说天津人“龙情结”/姜维群/链接
多说养生少说病/姜维群/链接
词坛幸有梦碧翁/姜维群/链接
元宵节为什么要“闹”?/姜维群/链接
做“阳光老人”共迎春/姜维群/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