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老宜俭不宜抠
文/姜维群

吝啬待人,敢说前路无知己;
大方处事,天下谁个不识君。
中国最老牌的哲学家老子说,他有三件宝贝,一个叫慈,一个叫俭,一个叫不敢为天下先。于是这个俭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美德。被中国人奉为最有智谋的人诸葛亮,在写给儿子的座右铭这样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俭,真的那么重要吗?
中国的汉字很像家庭,都是一对一对、一组一组的。有的像夫妻,都是性别性格的反差组合,有的则像父子,是相类似的近亲组合。譬如这个俭和这个抠字,是相近相类似的,但一个叫处世美德,一个叫处事的缺陷和缺失。
作为老年人,尤其应该把握好这两个字。
这一代老年人都是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过来的,生活的拮据必然会养成习惯的节俭,何为节俭?就是节省、节约不浪费。而抠是什么呢?抠叫小气,叫吝啬,抠抠缩缩是句天津话,带有很强的贬义。其实细想想这两个字,都是节省之义,然而它们由于节省的取向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节俭是对自己而言的,古语云“俭,德之共也”,各种的品德道德,都集中在这个俭字上。我们的好皇帝标准常常是这个俭字。唐玄宗第三子李享即是后来的唐肃宗,他做太子时玄宗让他割开熟羊腿,李享弄了一手的油,于是拿过来一张饼擦手,玄宗很不高兴,没想到李享把这张饼吃了,玄宗立刻夸奖他知道节俭。节俭是针对自己的节约节省不浪费,而抠则是针对别人的舍不得悭吝什么的。
抠,天津人的说法就是不大方,舍不得给予别人,曾经有一学生说自己的老师,逢年过年大家大兜小兜给老师送礼,屋里堆得东西像超市,总是看到老师把家里烂的坏的东西往外扔,但从未见过把东西给过人,这样的人就是抠了。
人老了容易喜欢孩子喜欢东西,即使用不上,但放在那里看着舒坦瞅着高兴,特别是钱,死死把揽着不松手。每年在银行,都有不少的人去办理存折的密码问题。老人猝然离世,既不知到底有几个存折银行卡,更不知道手中存折的密码,于是子女们凑齐了去银行办理。曾经一位老人这样说,我活着把钱给儿女们,这叫给,等我死了拿走我的钱叫分。给,他们手心朝上接过来肯定从心到嘴有个谢;如果分,就理直气壮拿走那一份是理所应当。活着给出去永远不落一个抠字。
并不是说,人老了把钱都分给子女,而是说不必要像物质贫乏时那么俭,当然也不必什么事都抠抠缩缩。
人老事一定要看开,都知道人老归西什么也带不走,但都不肯松一松手,在各种书中都有写守财奴的章节,年轻时看着可笑,心里一定说,我老了绝不是这个样子,然而真正老了之后,就会重复上一代人的做法。
说到这,我们从“抠”上再回到俭上。
这一代老人俭这个美德不消说,人为什么要俭?人在贫寒情况下的俭是被动的,生活条件好了而且有条件奢侈而不挥霍,俗语说,助人就是助己,惜物就是惜福。按照旧时的说法,人的福报是有一个定量的,早挥霍完就早收摊儿早关张,所以人要节俭,要省用,这样细水长流才能长久。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道理,花钱挥霍享受奢侈人的身体是要“付出”的,像灯红酒绿不仅需要精力的投入,还要有脾胃的甘愿“牺牲”。人的身体也经不住奢靡的透支。俭固然美德,俭同时能阻止“福”的流失。
俭,适度的俭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是德之养。而抠应该是因人因事的,该舍的地方一定要舍。但对于那些只会算计老人的不肖孝子孙,坑骗老人的不良之辈,须要提防,一定“不舍”,抠些为妙。
(刊于2018年9月19日《中老年时报-副刊》)
更多内容点击查看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作品
团扇史趣(八)“桃花扇”是团扇 还是折扇?(上) /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七) 《韩熙载夜宴图》 扇子藏密码(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六)《韩熙载夜宴图》 扇子藏密码(上)/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白露,带有诗意的智慧/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五) 造诣一流宋徽宗(下)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四) 造诣一流宋徽宗(中)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一种快乐叫享受过程 /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三) 造诣一流宋徽宗(上)/ 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二)宋代团扇是高峰(下)/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鬼节,是对先人的尊敬”文章/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在伦敦淘旧书/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团扇史趣之——宋代团扇是高峰(上)/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七夕,中国女子的节日/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不如再学不气人/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立秋一“咬”天难秋/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欣缘道人抄清人"苦热"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不如先学不生气/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三伏,避暑练功两相宜/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活在“两种数字”里,好么?/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多音字的错读与误读/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夏至过,说个“九九歌”/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有一种退步叫进步/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端午节四个科学密码/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端午 迎福降喜说钟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人老了要学会“退”/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晴后思雨“细雨霏霏润津门”/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欣缘道人芒种晨吟》/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芒种 藏着一字玄机/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能“缺处知足”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小满节气 可有可无吗/姜维群//金带福路艺术网
活到知足就是福/姜维群/链接
想起来读错字的桩桩件件/姜维群/链接
厚德载物与吃亏是福 /姜维群/链接
清明扫墓孩子去不去 /姜维群/链接
谷雨 百谷盼雨的日子 /姜维群/链接
上善若水和吃亏是福/姜维群/链接
说“霰”/姜维群/链接
“求”不离人 人不离“求”/姜维群/链接
占便宜没够和吃亏是福/姜维群/链接
清明寒食说“新火”/姜维群/链接
别把日子过成了“熬”/姜维群/链接
别把自己当回事/姜维群/链接
二月二说天津人“龙情结”/姜维群/链接
多说养生少说病/姜维群/链接
词坛幸有梦碧翁/姜维群/链接
元宵节为什么要“闹”?/姜维群/链接
做“阳光老人”共迎春/姜维群/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