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港艺术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暨津泉两地书画交流笔会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
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025年4月22日,泉港区涂坑村迎来一场艺术与乡村交融的盛事。为促进区域文化艺术交流,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泉港区地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泉港区联合民革天津画院、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共同设立的泉港艺术创作基地在涂坑村正式揭牌成立。

出席活动嘉宾在仪式现场。
泉州市泉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奔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明,副区长谢梓骞,天津市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民革天津画院副院长邢津,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孙为民,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主任何理,后龙镇党委书记张燕婷等嘉宾出席活动,与20余位南北艺术家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活动由后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小强主持。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后龙镇党委书记张燕婷同志致欢迎辞。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奔腾讲话。

民革天津画院副院长邢津讲话。

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孙为民讲话。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主任何理讲话。

活动由后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小强主持。
揭牌仪式上,蔡奔腾部长代表泉港区委区政府致辞。他指出,泉港艺术创作基地的落地是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通过艺术教育赋能文旅产业,展现泉港“山水之美、人文之韵、长寿之福”的独特魅力。他表示,基地将成为泉港文化事业的新亮点,助力打造“艺术+乡村”的振兴样板。
天津来宾代表民革天津画院副院长邢津、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为民、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主任何理分别致辞。他们一致表示,基地的成立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沃土,更是津泉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未来将以基地为纽带,推动艺术教育下沉乡村,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探索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揭牌仪式上,郭淑芬被聘为泉港区人民政府第三届文化顾问团文化融媒专委会副主任;民革天津画院聘请郭淑芬老师为艺术顾问,两所天津院校分别聘请郭淑芬老师为客座教授。
活动现场,泉港区领导与天津院校代表共同为艺术创作基地揭牌。同时,泉港区人民政府宣布聘任郭淑芬为第三届文化顾问团文化融媒专委会副主任,民革天津画院聘请郭淑芬老师为艺术顾问,两所天津院校分别聘请郭淑芬老师为客座教授,进一步夯实人才合作基础。

区领导与天津来宾领导为(泉港)艺术创作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后,津泉两地艺术家深入涂坑村对古建民居等景色开展采风写生与座谈交流。艺术家们围绕“艺术创作与乡村文化振兴”展开讨论,并通过现场笔会创作多幅展现泉港风貌的作品。后续,基地将常态化组织艺术写生、文化研学等活动,打造集创作、展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来宾一行在活动现场。

来宾一行参观涂坑古民居。

来宾一行参观涂坑古民居。

来宾一行参观涂坑古民居。

来宾一行参观涂坑古民居。

活动中,在后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小强的主持下,两地来宾及艺术家进行了深度的座谈交流。
此次泉港艺术创作基地的成立,标志着津泉两地文化艺术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基地将依托天津院校的艺术资源与泉港的生态文化优势,以艺术之力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活力,书写“诗与远方”交融的泉港新篇章。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书画创作交流现场。
编辑:张之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