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厚妙笔丹青颂军魂 | 国画佳作献礼八一建军节

王金厚
随着八一建军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正在网络空间悄然上演。近日,知名国画大师王金厚先生精心创作的二十余幅有关红軍、八路軍、解放军题材国画作品在网上展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向广大网友展示了军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王金厚先生,作为当代国画界的佼佼者,一直致力于将传统国画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时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佳作。近两年来,他深入生活,用心感受军人的生活和情感,用画笔捕捉他们的精神风貌,创作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国画作品。
在这批展出的作品中,王金厚先生巧妙地运用了国画中的笔墨、色彩和构图技巧,将军人的威武形象、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国画山水、人物、花卉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近两三个月来,王金厚先生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创作出一批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感的作品。他运用更丰富的技巧,创作出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建军题材国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传统国画的韵味,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此次网上展出的作品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关注和好评。网友们纷纷表示,王金厚先生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军人的伟大和崇高,也更加坚定了支持国防建设的信念。
王金厚先生表示,作为一名国画艺术家,他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他希望通过这批建军题材国画作品的展出,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国防建设、关心军人生活,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王金厚先生的这批国画佳作无疑为节日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像王金厚先生一样,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上井冈山》
新的题材开拓 新的艺术成果
作者:李 少 宗
近日,笔者有幸欣赏著名画家王金厚先生创作的一组国画佳作,顿时眼前一亮。王金厚先生这组近年精心创作的向建军97周年献礼的22幅国画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反映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红军长征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长空雁叫霜晨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大渡桥横铁索寒》《大山中》《山里红》等。《大山中》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大山里的少数民族群众为红军带路的动人故事;《山里红》描绘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行军途中路过山村,正是山里红丰收时节,解放军战士遵守群众纪律的故事,感人至深。另一类是直接表现部队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如《巡逻》《边关》《哨所》《守疆》《海防》等。再一类是直接或间接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作品,如《洗军衣》《雅鲁藏布江的欢歌》《天上的西藏》《难忘的鱼水情》《清明》《阳光下》《牧歌》等。
王金厚先生这22幅山水、人物画作,描绘了人民军队从艰苦创建到发展壮大百年光辉历程,构成了恢宏而壮丽的艺术画卷。
王金厚先生此组国画,在艺术手法上也是成功的。这组画作中,有14幅是用山水+人物的形式描绘的,即以浓重的山水营造环境气氛描绘时代背景,以或多或少的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反映时代特征。他将山水与人物有机结合在作品中,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这些画作的山水,大多以淋漓酣畅的水墨画为主,山岚和云气烘托了高山险峰的磅礴气势。如《大渡桥横铁索寒》《大山中》《巡逻》《边关》《牧歌》等,在水墨运用上恰到好处。
王金厚先生的几幅人物画也很有特色,如《重上井冈山》《十五的月亮》《清明》《难忘的鱼水情》等,通过人物的形体描绘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加了画作的意境。他的开篇之作《重上井冈山》,是以山水+人物的形式描绘的,画作浓重的笔墨刻画了毛泽东同志人民领袖、人民军队缔造者的艺术形象,画作远景是巍峨的井冈山,近景是毛主席在山花烂漫的背景中静静地回忆与思考,他不仅在回顾井冈山时期的斗争历程,也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未来。画作《清明》,通过对陕北老农的人物刻画,表现了陕北老农在清明时节,带着红军战士遗留下的军帽为红军扫墓,以表达陕北人民对红军的怀念和感恩,画面真实感人,意味深长。画作《十五的月亮》,通过对明亮的月夜、葱茏的大树、寂静的村口的描绘,烘托出了年轻的军嫂深情送别即将回部队的丈夫的感人情景,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子弟兵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精神的赞颂。这幅水墨人物画艺术处理较好,达到自然和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画作《难忘的鱼水情》,较好描绘了两个少数民族女子与一个英姿飒爽女兵从竹林中走出并亲密交谈的场景,人物刻画生动,色彩鲜艳明丽,较好表达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王金厚先生老有所为,是位勤奋、高产且卓有成就的人物、山水画家,创作过多种不同题材、不同系列的人物、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长廊增添了光彩,我们向他祝贺。希望他能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我们期待着。

《长空雁叫霜晨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山中》

《山里红》

《洗军衣》

《天上的西藏》

《雅鲁藏布江的欢歌》

《清明》

《难忘的魚水情》

《十五的月亮》

《曾经的草地》

《阳光下》

《牧歌》

《巡逻》

《边关》

《哨所》

《守疆》

《海防》
王金厚 天津人,1947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著名人物、山水画家,也是我国玉文化专家和著名玉雕艺术评论家。
王金厚历任天津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扬州八怪研究院天津院院长,天津百中国画院院长,南开画院荣誉院长,天津美协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美术研究员等职。王金厚先后在天津、上海、长沙、厦门、福州、扬州、汕头等地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天津市美展和全国专业性画展并获奖。出版物有《王金厚画集》《王金厚国画集》《王金厚诗画集》《王金厚速写集》《王金厚人物画集》《玉海津澜》《琢磨》等。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天津卫视台、多次为王金厚播出专题片。王金厚多次被聘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委。
编辑:张之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