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1370399

 530729980@qq.com

金带福路艺术网
JIN  DAI  FU  LU  ART  NET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觀滄海——2024·内蒙古美术馆 尹沧海 书画艺术交流展 开幕

发表时间:2024-07-04 14:09

20201209

觀滄海——2024·内蒙古美术馆 尹沧海 书画艺术交流展 开幕

1.JPG

观沧海——2024·内蒙古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暨新书发布会现现场。

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4年7月4日上午,由南开大学、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画传承基地、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协办,京徽画院、鑫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观沧海——2024·内蒙古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暨新书发布会”在内蒙古美术馆举行。

2.JPG

观沧海——2024·内蒙古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暨新书发布会现现场。

出席活动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天津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散襄军,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常委、统战部长伏来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娜仁,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盛斌,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宏智,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党组书记、馆长刘文纪,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内蒙古美术馆馆长刘国旗,安徽省萧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李红玲,天津美术馆馆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驰,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教授刘亚东,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石鉴,中国书画报社社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路洪明,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刘文生,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薛富兴,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志耕,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原党组书记白宝玉,内蒙古自治区二级巡视员聂显辉,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马韶晖,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原副馆长王德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原主任王振勇,以及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的师生陈志峰、蒙妍、徐洪彬、孙赟路、张晨、谷昱晔等。活动由天津画院艺术展览部副主任、书法家朱懿主持。

3.JPG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内蒙古美术馆馆长刘国旗先生致辞。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内蒙古美术馆馆长刘国旗在致辞中谈到,尹沧海教授是当代知名的大写意画家,致力于阐释和传播中国书画艺术的写意精神,是业界同人一致认可的中国书画艺术写意精神的示范者。此次书画艺术交流展为天津和内蒙古两地的艺术家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写意画艺术的发展,促进两地文化的繁荣。

4.JPG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盛斌先生致辞。

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盛斌先生在致辞中谈到,作为南开大学艺术学科带头人,尹沧海教授在教育教学中始终秉承南开精神、发扬南开传统,为我校培养了众多优秀艺术人才,为提升我校艺术学科水平,促进我校与国内其他高校、艺术机构展开互动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5.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先生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分别从人格、学养、书画、神形等方面介绍和肯定了尹沧海教授所取得的全面成就,认为尹沧海教授的大写意画融合了古与今、中与外、主与客、形与神等方面因素,从而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风格面貌。

6.JPG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先生致辞。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中充分肯定了尹沧海教授的大写意画成就,并回顾了尹沧海教授2012年在天津美术馆大展的盛况。通过此次尹沧海教授的书画艺术交流展,必将促进内蒙古与天津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和繁荣。

7.JPG

安徽省萧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李红玲女士致辞。

安徽省萧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李红玲在致辞中谈到,尹沧海教授作为当代萧县的杰出代表,他的大写意画成就斐然,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丰富了萧县的书画传统,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为萧县乃至全国书画界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尹沧海教授的画展不仅是一个艺术展示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希望通过这次画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萧县,了解萧县的书画艺术,感受萧县的文化魅力。

8.JPG

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画传承基地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常务副院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尹沧海教授致辞。

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尹沧海教授在答谢词中感谢了内蒙古各方对此次画展举办的大力支持,并回溯了自己与内蒙古的渊源。尹教授谈到,将新一轮巡展的第一站放在内蒙古,具有特殊的意义,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结识更多的新朋友。

9.JPG

尹沧海教授将2020年创作的一幅八尺整张大写意精品力作《留得残荷听雨声》,捐赠给内蒙古美术馆永久珍藏。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额尔敦吐接受捐赠。

10.JPG

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柳迪为尹沧海教授颁发收藏证书。

11.JPG

尹沧海教授向内蒙古文联、 内蒙古美协 、内蒙古美术馆捐赠大展画册100本,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于江接受捐赠。

随后,尹沧海教授特将一幅八尺整张大写意精品力作《留得残荷听雨声》捐献给内蒙古美术馆永久珍藏,此举也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文兴业、以文润城文化思想,愿艺术之花常开,愿友谊长存。此外,尹沧海教授向内蒙古文联、内蒙古美协、内蒙古美术馆捐赠由荣宝斋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观沧海——尹沧海书画作品集》100本,以此表达对内蒙古各方给予大力支持的感激之情,书为媒,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用实际行动相应习总书记的号召。

12.JPG

天津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散襄军先生致辞并隆重宣布展览开幕!

活动最后,天津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散襄军宣布展览开幕。

13.JPG

活动由天津画院艺术展览部副主任、书法家朱懿主持。

本次展览展出了尹沧海教授三百余幅书画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涵盖花鸟、山水、人物及书法诸领域,既有气势宏伟的丈八巨制,又有精致入微的斗方小品,全面呈现了他在书画艺术创作与研究方面的探索轨迹和整体面貌。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内蒙古与天津两地的艺术交流和沟通,并且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学者与书画家家,尹沧海教授几十年来勤勉耕耘于笔墨之间,人物、山水、花鸟、书法诸科兼擅,既致力创作气势恢宏的巨幅作品,又能化繁为简,乘兴而作酣畅雅致的书画小品。尹沧海教授的艺术创作,自觉追求中国古典意象审美与西方艺术造型法规的融贯统一,着力研究自然秩序与艺术秩序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自在洒脱而又夺物之真的笔墨语言,传递着具有传统意蕴与当代品格的艺术精神。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尹沧海教授始终将“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作为核心理念。既师法传统,又能超脱其上;既注重师法造化,又强调主观心绪与客观自然的冥合统一,从而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写意绘画境界。

作为南开大学艺术学科带头人,尹沧海教授在教育教学中始终秉承南开精神、发扬南开传统,为南开大学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在其带领下,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致力于结合南开面向新百年的战略部署及一流大学的建设方案,推动高等院校艺术学科的发展,促进艺术学科科研水平的提升,助力南开大学美育工作、艺术教育体系的完善,为南开师生涵育人文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贡献力量。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学科优势,积极探索符合综合性大学特点的艺术学科教学、科研和创作规律及方法,着力建设体现中国眼光、中国立场、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科体系,逐步形成艺术学科领域的南开学派。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28日。

15.JPG

左起:散襄军、连辑、覃志刚、伏来旺在活动现场。

16.JPG

左起:许宏智、冀晓青、刘文纪、李红玲在活动现场。

17.JPG

左起:尹沧海、乌恩奇、盛斌、娜仁在活动现场。

18.JPG

左起:王德恭、路洪明、王志耕、石鉴在活动现场。

19.JPG

左起:聂显辉、白宝玉在活动现场。

20.JPG

左起:刘亚东、薛富兴、马驰在活动现场。

21.JPG

左起:刘国旗、刘文生、王存国、尹枫在活动现场。

22.JPG

活动现场。


—— 展览现场 ——

22=1.JPG

22=2.JPG

23.JPG

24.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7=1.JPG

37=2.JPG

37=3.JPG

38.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 展览部分作品欣赏 ——

48=.JPG


展览前言

沧海横流——评尹沧海国画

陈绶祥


尹沧海是近年涌现的颇具国画功力与个人独特面貌的中国画家,他的学习途径与成功道路发人深省,值得深思,他的作品足以振聋发聩,令人刮目。

我们首先浏览一下他的作品。从题材上讲,涵盖了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三个大领域。细细观来,包含了现实人物、佛道鞍马、神灵怪异;名山大川、仙山琼阁、异域风光;花鸟虫鱼、果蔬案头、祥禽瑞兽等几乎所有范畴的题材。其涉足之广泛在当前鲜有人可比。再从绘画的手法来看,有工细巧密的一路“密体”,亦有简略疏放一路的“疏体”,世所谓的“工笔”、“小写意”、“大写意”以至“超大写意”诸法皆备。更从创作的不同层面来讲,既有师法于古代民间画工,有明显制作模式的“匠作”,亦有源于当代院校中素描写生取材的“画作”,更有包含着从行路读书中有感有意而走“文人画”途径,并以“写”法挥洒而成的“写作”。如果从总体上来看他所有的作品,又都有别于古代匠作,当代画作,而又注入了不少国画中已形成的“写意”与“诗意”,这些诗书意味也不是简单的古人“诗书画印”的摹制,更不是当前某些鼓琴谈禅修道似的“作秀”。

实际上,初次接触尹沧海的人,会感到他也谈论禅佛,也上九华山参禅悟道,也好酒贪杯,也穿中式绸褂并剃光头。但只要仔细接触并品读他的作品,就不会被许多时髦的表象所迷惑,就会发现他内心深处的努力追求。他的“诗意”可真正看作一个当代人追求宁静单纯的生命表现与多彩纷繁的世俗情欲之间的惶惑与无奈,而深刻的领悟与解读最终总在画幅的笔墨文辞中占据了上风。他的“书意”更体现了他对固有观念与现实时髦的独立不倚与特立独行,也成了他许多表象的挥洒解说。他甚至展出过数量众多的书法作品,老实讲,我以为从他个人的理解与发展中,这些作品比他的画作更为重要与突出。总的来讲,这种“诗书意味”已初步形成了尹沧海作品的个性与风格,他们既有时代世俗的“书卷气”,但又绝不是酸腐的自我表白与白领的“文化快餐”。而是一个青年奋进的步履,是迈向更高更深远的文化积淀的必经途程。

为此,我们当浏览一下尹沧海已走过的学艺之途,那是他独特的艺术人生初始的序曲与前两个乐章。家境贫寒而酷爱绘画的尹沧海出生在安徽著名的书画之乡萧县。对故乡的热爱与在故乡幼年的耳濡目染注定他一生要为书画所俘获。他正象天才莫扎特未曾会说话便在心灵中充满了音符那样,尚未曾牙牙学语之前,他的心目中已满载着书画形色对他的鼓动与诱惑。他从少年起就以善画而知名乡里。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天津美术学院这个美术殿堂中的高等学府,从一个画乡的少年走上了学院的专业教育之途。在美院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刚实现了梦想的青年又为寻求新的梦想而勤学苦练也是一种必然。可以说,四年的学院教育使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有了那个时代美术院校优秀学生所具备的一切“基本功”,也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首肯,但满怀激情,不断思索的他,竟然充满了疑虑与惆怅。所学的这一切,难道就是中国画的基本原理,原则与工夫吗?为什么这种源于西方古代绘画的原理法度与古代中国画会形同陌路呢?在思索中的他几乎不知该如何画画了,于是,他决定进一步学习,彻底弄清这些问题的症结。他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北京,希望寻找答案,就这样,他到了艺术研究院,找到了我,成了我的学生。

当时我正热衷于国画的研究及新文人画的倡导,第一届国画名家班已毕业,第二期名家班正在筹建,听了他的诉说,我准备着手解决这类困惑。那就是原来美术学院提倡的西画教学能趟出一条改造发展国画的路子吗?那段时间,我以尹沧海作典型例子,与他交流,互证互学,他很听话,也十分尊重我的意见。我仔细分析了近现代国画教学与创作的根本失误,告诉他,这原来是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读或张冠李戴。所谓民国以来的画画教育,其致命弱点是将画东西取代了画画,是将“摹物”当成了一切“造型”的基础,是将物理化的认知当成了限定人思考的桎梏。同时,我也告诉他,绘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国画只能是中国文化的表率,画画的终极目的只能是心灵的文化倾诉与生命的自我实现。并告诫他,创造当代国画,画好自己国画的唯一途径只能是提高文化素养,修持品格,掌握真正的国画理法、意趣,具体途径便是做人、读书、写字、画画。好在他真的明白了这些道理,数年下来,坚持读书、日记、写作,这些努力终于有了较大收获,几年之后,他的文章与画都有较大改观与长进。从茫然的粗糙渐成了有规矩的找寻。后来,他又受教于范曾先生门下,在读博士的时间里更系统的阅读了历史与诗文,于是,才有了史文哲的基础与触类旁通的功力。

正为其如此,他才能在社会大变革的条件下寻找到自身的途径,他才能在对当代文化的撞击交融中不迷失自我。面对民族文化的必然复兴,一切指望外力来发展自身的设想都时过境迁地终成明日黄花。以文化成的文化原则必定成为当代国画的正途。

尹沧海是较早做了这方面努力与尝试的画家之一,他重视了史文的修持,使自己品德情操上有了新的升华,他遵循古人“造化心源”、“读书行路”的教诲并力行之。他虽有了学院派的那些“功力”,但却从不持此自重,并不是把绘画的格调引向“实境”而自以为是“现实主义”,而是更多关注“心境”的抒发与造就,将画引入更高的感受层次,使之有了反应,表现与造就“现实心态”的功能,他的作品在港台的展览中能获得交口赞誉,被目为当代国画的代表,不是没有道理的。许许多多的古老题材,诸如母爱、孝心、牢骚、顿悟等,在他的画幅中都得到了当代恰当的诠释。这些并非刻意的独白,恰恰是通过他对古人这方面关系文章的思考认识,转化成了自己心中意念而流露出来的,它们不但没有因袭抄录之嫌,反而更有一种平常的当代亲切,单纯朴素而又亲切的表白,这正是他在自身境界升华后的宁静阐发,是当代活泼泼的新鲜写照。许多人靠怪异奇巧来寻找国画的现代化,但你只要真正生活在当代,以当代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认知方式与表述方式,老老实实的按国画规律画下去,当代的国画必定会在“暮然回首”之中。沧海的画正是一个例证。

欣赏沧海的国画,不得不重视他对国画用笔的讲求、选择和突破。无数前辈国画大师都指出,国画的关键在于用笔。并深深追求着用笔的奥妙和笔法的精道。可以说,没有笔墨就不存在国画。在国画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完善的笔法体系。所谓画“画”中的“画”,确实是“依笔而立”的。众所周知,国画用笔已先后形成了以人物画勾填为主的描法体系,以山水画涂布为主的皴擦体系,以花鸟画点染为主的写法体系。从最初的书画同源开始到最后以写法入画,每一笔都是形色一体的组合,更加体现了用笔对国画发展的关键与主导作用。从元代开始,所有有成就的国画大师,无不在笔墨的创造上有独到的成就与贡献。

尹沧海独到的用笔法式与他对笔墨的体悟,也呈现出他对国画所作的当代贡献。纵观元后国画家的笔墨成就,大致可归纳出两个共同特征:第一就是援书入画,以书法的用笔带动绘画的用笔。由于中国书法用笔系统较早完善,加之汉字的平面构成与观念明晰等原因,汉字笔画的写法更具有态、势、趣等特征,并更能产生俯仰、呼应、对比、均衡等相互关联的效应,所以书法笔画这些特点被吸收到画中,为画法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甚至对画的品味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明清之后的能书者大都善画,其原因就在于此。第二,就是强调了个性的“写法”对绘画用笔的程式化造就。元代之后国画家的特殊用笔个性,亦大多由“写法”发展形成,甚至这些个性用笔反过来影响了书风的发展。元代之后的大书家几乎都出自绘画大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细审尹沧海国画的用笔特征,也大抵上具备了以上两点,可见他在笔墨的探求上亦合乎国画笔墨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们再看看尹沧海的书法作品,就不难体味到他在国画用笔上的深究和创造了。老实讲,他的书法中看不出他对古代经典碑帖着力研读临摹的苦学痕迹,也并非笔笔二王钟张。反而更多的反映出一种现代人对古代书法的颖悟解读,展示出一种忽而雁阵潜行,忽而孤鹜临空,忽而藻荇遍地,忽而芙蕖凌波的当代构成的笔阵。也许他用心解读过二王钟张,也许他更钟情于苏黄米蔡,但或者他直接注目于怀素张颠,钟情于屋漏画砂……。我感到他是在用一个当代画家的心胸,去理解包容了历史上各种经典法书的字里行间,然后用“马一角”、“夏半边”的画家法力,去挑拣钩沉出画家的用笔,从而创造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书法作品的。他作品中用笔处处展示了画家用笔在起落、提按、顺逆、转折、迴旋上面的功力修养,而那从容的布局更使他的书法有了画面般的境界与意味,他用不着生造什么怪异生僻的符号,汉字的书写宝库已取之不尽,他也用不着去钻营声色犬马等歪门邪道,纸笔与文字观念已足够他建构自己当代的书法大厦。也许他的书法展现了他在规矩规则中创造与发现的能力与成绩。

反之,从他画作的用笔上,我们也可看到书法对他绘画的促成与影响。他的用笔有力而得体。不少人很难理解所谓力透纸背、力能扛鼎这类形容。由于中国书画纸笔墨的特殊性能,要使笔锋送墨至纸背是要功力的,这个力是一种强大的随机应变的掌控能力。我曾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点。笔力犹如中国人用筷子夹起盘子中大小不同块的嫩豆腐,既不能碎,也不能掉落的一种力道。是一种可意会也可言传的多年练习的掌控功夫。而这种功夫的得体使用,那就是每个个体的不同招数了。沧海的用笔在起落与提按上很有特色,使他的作品顺滑而有节奏,干脆中不失柔绵。大幅不空,小幅不塞,涂染处彰显笔路,写画处紧劲浑然。

大画家要努力到最后才可供后人定评,沧海正值壮年,且学养、功夫、才情上乘。过去不少关键处他处理得很好,对于他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癸巳五月于无禅堂

      作者系已故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研究员


47.JPG

48.JPG


49.JPG

50.JPG

50=1.JPG

50=2.JPG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57.JPG

58.JPG

59.JPG

60.JPG

61.JPG

62.JPG

63.JPG


64.JPG

文稿:孙赟路

编辑:张之龙

20190422


每周兿展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4期-“纵横捭阖 驰骋放纵”吕大江太行山水作品赏析(文/尚辉)吕大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首都博物馆画院执行副院长山水画创作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吕大江山水画工作室导师、教授,香港画院执行院长,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天津分院副院长,民盟天津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市场报》副社长,中国水墨画院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3期-画家陈玉梅绘画作品网展陈玉梅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此次作品网展共展出,画家陈玉梅花鸟画作品20余幅。陈玉梅1945年生于河北邢台,大专学历。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在长期从事机关行政工作中,也常接触书画活动。退休后专注于书画的研习和创作,经常参加书画方面的活动。早年曾师从书画艺术大家华非先生学画红鱼,后又得到书画名家刘乃驹先生教授花鸟及仙果画技法。多年来也从未间断临摹书画大家...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2期-书法家陶书杰先生壬寅年近作赏析陶书杰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此次作品赏析共展出,书法家陶书杰先生近作13幅,其笔法精湛,让人赏心悦目。书法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独特的书法文化几乎贯穿古今,自古以来中国人挥毫书画,书法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一门独特艺术,更是中国的文化象征,是中华民族展示给世界的瑰宝。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书法大家,笔意人生,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1期-画家王德明先生近作赏析王德明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此次作品赏析共展出,画家王德明先生近作30余幅,包含工笔花鸟、人物作品等。王德明先生,初识便给我一种很干练儒雅的感觉,不乏风流倜傥。他的绘画作品多以工笔为主。四大美人,惟妙惟肖;龙腾虎跃,笔笔生威;花鸟鱼虫,活灵活现。整体而言,王德明先生的作品,非常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他的创作内容特别丰富,而不是千篇一律。他根据创作题材...

文章附图

【每周兿展】第80期-书画家臧克琪先生近作赏析臧克琪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此次作品赏析共展出,书画家臧克琪先生近作20幅,包含写意山水、指墨花鸟、书法作品等。臧克琪先生,近年以擅长指画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即保持了毛笔画的传统韵致,又有自己简约、刚健、拙朴的特殊风味。画中山石花草,线条飞动飘逸、点染松活,设色古艳,清超绝俗;再赏画中之鸟,墨色浓淡相互衬托,粗放豪逸,神韵备具,饶有意趣。细品他的画...

文学作品
文章附图

海洋测绘与海洋绘画的带头人——郭文伟先生科技与艺术成就综述文/李素江《海洋测绘与海洋绘画带头人》文章版面郭文伟老先生是我们十分敬佩的海洋测绘老前辈,是集科技、绘画于一身的跨界资深学者。他既是全国著名海洋测绘专家,又是中国海洋画画家代表人物之一、焦墨海洋画开拓者。郭老是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原测绘公司总工程师、中交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教授级高工。现为中国测绘学会、中国航海学会...

文章附图

对黄宾虹光影理念的接力研究与科学定位□ 郭文伟笔者受黄宾虹先生的“一炬之光”山水画光影理念的启发,意识到对中国画光影的规律性研究是提高山水画气韵效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笔者在黄宾虹阴阳、虚实之变、不齐之齐的美学法则指导下,利用当代综合科学理念——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天人合一的综合科学新概念,挖掘了黄宾虹山水画光影理念的科学含量,初步完成了黄宾虹对中国画光影未尽之探索的接...

文章附图

团圆,春节最重要的情怀文 / 冯骥才年是中国生活和文化中太陈太浓太烈太醇的一缸老酒,没有一个中国人没尝过。从报信儿的腊八到压轴的元宵,其间长长的将近四十天。中国人是这样编排年的节奏的——年前主要是从外边往家里忙。先是人们从四面八方往家里赶,然后是置办年货,打扫房舍,装点生活,筹划年夜饭等各类事项。过了除夕,进入新年,使劲的方向开始反过来,变为由里向外用劲。拜年先长辈后同辈,先近亲后远朋,逐渐...

文章附图

王本平 | 津门书法界展览的“动”与“静”王本平,男,别署:无尘,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导师天津大学王学仲书法研究所卢善启先生。天津市艺术学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和平区会员,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分会理事,澳大利亚星海国际文化传媒集团艺术顾问,原天津市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美术馆副馆长,画家,艺术评论家,自幼受外公历史文人(张恩泰,字:恩泰,号:泰山)文化熏陶与教诲,习熟书画、陶瓷、玉石等中...

文章附图

现场采访实录:“人民讴歌——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7周年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探微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4年10月3日下午三时,由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承办的“人民讴歌——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7周年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品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开幕。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人民艺术论坛”的系列活动...

文件下载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木版年画雕版技艺与印刷创新人才培养》报名表.docx
439.18KB下载
上一页 1 下一页
更多内容
文章附图

拜访吕宝珠先生,于艺术雅集间邂逅生活至美左起:康继祥、吕宝珠、王本平在欣赏吕宝珠先生画作。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暮春时日,文化学者王本平、知名画家康继祥与金带福路艺术网张之龙相约,一同拜访了著名画家吕宝珠先生。此次拜访,众人不仅被吕宝珠先生精湛的花鸟画技艺所震撼,更在与他的交流中,领略到了一位艺术家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收获了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走进吕宝珠先生的工作室,仿佛踏入了一个...

文章附图

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2025年工作会议圆满举行共绘中老年书画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工作会现场。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19日上午,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河东区轻纺商城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深度贯彻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并详细部署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旨在全力推动中老年书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会议由秘书长、大丰文化总经理张大丰主持,天津市文联原专...

文章附图

莫道桑榆晚 犹见霞满天——津门四月四老聚首话丹青左起:王义常、王寅、纪振民、姬俊尧、张养峰在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17日,津门的四月,春风和煦,万物蓬勃。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时刻,四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88岁的纪振民、85岁的姬俊尧、80岁的王寅、77岁的王义常,在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养峰的陪同下,相聚于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围绕艺术与人...

文章附图

境生象外·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邀请展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幕境生象外·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邀请展现场。境生象外·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邀请展开幕式现场。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13日下午,由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人物画分会主办、北京百年翰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境生象外----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邀请展”,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隆重开幕,参展画家为王春涛、姜志峰...

文章附图

大道同行·纪念民盟天津地方组织成立75周年民盟盟员美术作品展开幕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11日   由民盟天津市委会、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办,民盟天津画院承办的“大道同行·纪念民盟天津地方组织成立75周年民盟盟员美术作品展”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展馆二层临展2厅开展。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民盟天津地方组织七十五年辉煌历程的深情回顾,更是对多党合作事业壮阔征程的艺术礼赞。七十五载春秋砥砺...

文章附图

“海河之滨迎盛会!翰墨传情绘上合”京津冀三地统战书画联谊展暨天津市河北定兴商会成立一周年庆活动举办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10日,由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天津市河北定兴商会主办,天津市南开区委统战部、天津市西青区委统战部、天津市和平区委统战部、天津市南开区工商联、保定市委统战部、保定市工商联、定兴县委、县政府、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指导举办的“海河之滨迎盛会!翰墨传情绘上合”京津冀三地...

文章附图

“牡丹雅韵”津门书画主题展暨天津市第三届牡丹文化节特别策划活动成功举办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9日,由天津水上公园、天津水香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水香洲文化艺术中心、津门老茶坊联合主办的“牡丹雅韵”津门书画主题展暨天津市第三届牡丹文化节特别策划活动在天津水上公园水香洲艺术馆(水上公园秋岛眺远亭旁)盛大举行。此次活动以“国色天香”为核心,巧妙融汇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通过书画艺术这一独特形...

文章附图

春和景明——第十二届“皓翔杯”国画精品展在滨海新区博物馆开幕春和景明——第十二届“皓翔杯”国画精品展开幕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8日,由滨海新区文旅局作为指导单位,滨海新区文联主办,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滨海新区美术家协会、滨海新区皓翔画院共同承办的“春和景明——第十二届皓翔杯国画精品展”在滨海新区博物馆开幕。滨海新区文旅局书记王会臣,滨海新区文联书记方吉潮,滨海新区文化保...

文章附图

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天津看稿会在天开东丽园举行  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2日下午,由天津市书协和市书协隶书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天津看稿会在天开东丽园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书协主席张建会,中国书协理事、天津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健君,中国书协理事、天津市书协副主席郝军,天津市书协原副主席沈宪民,天津市书协副主席邢纪庆、吕铁元作为指导老师,天津市书协隶书委员...

文章附图

梨园寄哀思 笔墨续华章艺术名家受邀泊头“百年梨园”采风共缅梁崎诞辰116周年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春风拂过百年梨园,梨枝轻曳似低语追思。2025年4月2日,值艺术大师梁崎先生诞辰116周年之际,津门画坛名宿纪振民、姬俊尧、马俊卿、王琴剑、马孟杰、曹国年、张秋艳、韩风等八位艺术家,受邀赴河北省泊头市王武镇南曹庄村百年梨园,以梨园雅集、故居追思、学术研讨等多元形式,致敬这位津派书画艺术的重要奠基人。...

文章附图

欧洲《中欧文联报》多版刊出 | 著名书画家柴寿武艺术成就及艺术作品金带福路艺术网 2025年4月1日,由捷克中欧文化艺术交流联合会主办的《中欧文联报》在“天津专版”多版刊出了,著名书画家柴寿武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多幅艺术作品,获海内外友人好评!情寄金篁富贵竹一一创写金竹国画四十年纪略□ 柴寿武 四十年间画金篁,砚边毫端费思量。一束灵光飞笺素,万竿金节赞辉煌。自1985年春天我在广西柳州发现并决心...

文章附图

“程亚杰作品捐赠仪式暨程亚杰捐赠作品首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4月3日上午,“程亚杰作品捐赠仪式暨程亚杰捐赠作品首展”在天津美术馆隆重举行。天津市关工委党委书记、主任邢元敏,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长喜,市政协原副主席曹小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天津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刘云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刘桂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天津美...

文章附图

金钗凤鸣还复来 | 京津十二金钗书画院精品展开幕金钗凤鸣还复来 | 京津十二金钗书画院精品展开幕展览开幕式现场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3月30日 春到津城尽成诗,又见姹紫嫣红时。在这个春意盎然、诗情画意的季节里,在天津红桥区美丽的西沽公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书画展——“金钗凤鸣还复来一京津十二金钗书画院精品展”于今日在青云轩艺术馆盛大开幕。展览部分作者,左起:王苏敏、黄燕、李文、良琬、于栋...

文章附图

致敬传统 情系乡梓“回望家山-2025·宿州·尹沧海教授书画艺术交流展”在宿州美术馆开幕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3月2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文艺政策、方针,积极响应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好发挥艺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深远作用,弘扬南开大学“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优良传统,促进文化艺术交流传播,由南开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

文章附图

海洋测绘与海洋绘画的带头人——郭文伟先生科技与艺术成就综述文/李素江《海洋测绘与海洋绘画带头人》文章版面郭文伟老先生是我们十分敬佩的海洋测绘老前辈,是集科技、绘画于一身的跨界资深学者。他既是全国著名海洋测绘专家,又是中国海洋画画家代表人物之一、焦墨海洋画开拓者。郭老是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原测绘公司总工程师、中交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教授级高工。现为中国测绘学会、中国航海学会...

文章附图

绘写大别 | 天津书画名家参加首届大别山(新县)风景绘画写生活动大别山写生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新县沙窝镇杨畈村举行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3月18日至24日,河南省新县沙窝镇人民政府精心组织的“千年古镇绽新韵·百名画家绘振兴”写生采风活动在沙窝镇举行,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小镇带来了一场艺术与文化的盛宴。天津书画家季家松、任庆明、刘绍斌、纪荣耀、杨永茂、黄雅丽(以年龄为序)一行六人应邀共赴盛宴。...

文章附图

三鞠躬·一盏茶·一生艺 | 爱新觉罗·梦玉津门收徒李艳薪火相传爱新觉罗·梦玉津门收徒李艳,仪式现场。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3月23日上午10时30分,一场庄重典雅的传统拜师仪式在天津耳朵眼会馆鼓楼店二楼隆重举行。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梦玉正式收徒,青年艺术家李艳以传统礼仪拜入师门,传承书画艺术精髓。天津文艺界多位名家及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艺术薪火相传的重要时刻。本次仪式吸引了天津文...

文章附图

天津市河东区书法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3月16日,天津市河东区书法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审议通过《天津市河东区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天津市河东区书法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河东区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朱懿当选为河东区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主席,刘斌、毕恭、徐群、邹高昆、黄易非、姜立志、邱凯、张耀当选为...

文章附图

“春天 剩下的事情 是等待——书法人类学笔记”展览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空间开幕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25年3月15日下午四时,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空间在濛濛春雨中为大家带来了展览《春天 剩下的事情 是等待——书法人类学笔记》,嘉宾和观众围坐在一起,从小朋友的视角去品读和感受展厅中的书法作品,收获不同于以往书法展带来的视觉感受。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发言‍‍‍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

文章附图

TAFAM公教回顾|湖社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的传承与转化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项目“津派文脉 饮湖成蹊——湖社与天津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自开幕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和策展筹备组的老师们在完成展览布展、开幕工作以来,计划组织了一系列的公共教育活动,希望能够近距离地向观众阐释该展览的举办初衷及意义。2025年3月12日上午,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场公共教育...

关于我们(1)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努力打造天津市艺术发展的新名片。中心加快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发展大战略相结合的步伐,推动文化走出天津,融入全国。着力打造成为艺术人才的摇篮,为艺术学习者、爱好者、工作者提供成长、交流、展示的平台。与其他省市的艺术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为艺术家增添了创作经历和灵感。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经理

电话:13110028716、022-8137-0399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蔡台村金旺东里东侧底商1号

投稿 邮箱:530729980@qq.com 微信:13110028716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8:30-18:00
 联系方式
张经理:13110028716
客服热线:022-81370399
邮箱:530729980@qq.com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蔡台村金旺东里东侧底商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