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涛 八仙图---张果老20*20cm.(纸本卡片)
气韵生动,南齐人物画家兼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里提出评判作品高下的标准,位于六法之首,当时六法是针对人物画提出的,后来成了对中国画公认的一个评价、赏析标准,大凡研习国画或国学的人,对这一词不陌生,但什么是气韵生动这一概念,自谢赫以来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与概念上的定论。最早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又说: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大意是心随笔运,实际是笔随心运。画家的心象统帅用笔,下笔有蓬勃之气“一气呵成”之势,达到取象不惑,应该是画家对描绘对象的造型熟练掌握;“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笔墨能够很好的塑造形象,笔墨和造型得到统一,达到让人观赏时察觉不到笔墨的存在,这大概是荆浩对气韵的理解。谢赫所处的年代南朝齐梁年间距今一千五百余年,当时以线描为主的人物画占中国画的主导地位,并广泛应用于庙宇、洞窟、公共空间、绢本、墓穴等装饰性壁画,“气韵生动”是谢赫根据以往三四世纪人物画的发展(汉、两晋)为依据进行评价,况且谢赫本人也是人物画家,当然,谢赫没有看到后来以唐代王维为源头的文人画的兴起,更没看到自元以来山水、花鸟画取代人物画而占中国画主流的未来,在谢赫500年以后的五代以北宗为代表的山水画家荆浩对气韵生动的首次解释,无疑对后世乃至今日的画家、学者起着巨大影响。

王春涛 八仙图---何仙姑20*20cm.(纸本卡片)
气又说“元气”,在传统哲学里是构成宇宙世界的物质基础,又是一切运动的原动力,气的概念在传统国学中内涵丰富,不可量化。从身体角度有“血气、气色、气脉相连”等,从人品气质角度有“正气、豪气、小气、霸气“等,从雅俗角度有“书卷气、火气、俗气、工匠气”等说法,韵,韵律,《文心雕龙》里“异音相从为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气一定故余声易遗”,气韵相当于声与音、旋律的关系,也是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关系。平常说这幅画有韵味,有味道,好的艺术作品有回味之处,甚至越看越好,不是乍一看有视觉冲击力过后马上就没印象了,而是乍看不错或平平,但越看越好,越有品味。

王春涛 八仙图---铁拐李20*20cm.(纸本卡片)
气——道,在老庄哲学里是具有同样高度的一对范畴,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原理,道家哲学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董其昌“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心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随手写出,为皆山水传神”。他认为先天的艺术素质对艺术发展起重要作用甚至起决定作用,这是后天的努力和实践不能弥补的;鉴赏者和理论研究可以按气韵生动为第一,然而对于学画者,按俞剑华先生所言,“传移模写、经营位置、应物象形、随类赋彩、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又曰“气韵生动位于最后,乃画家追求最高目的,画道之最妙理想,画法之最后结晶也,后人不知气韵系由学养苦练而来,下笔边疆气韵生动,岂非痴人说梦”。
气韵生动,是作者的作画状态、人品、画家禀受的时代宇宙自然之气和实践修养的体现,是作品各要素综合构成艺术价值引起具有审美能力的鉴赏者的认同和共鸣,是画家成熟的个性化的、与时俱进的艺术语言的呈现,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天赋在后天客观条件具备下才能得以实现的终极目标。它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它是品评民族文化重要标准之一,“气韵生动”的作品应该是“逸品”的等级,它使观者感到画面的形象无时不在传递一种“动”的“张力”,它能激发、拓展观者的想象世界,达到“生动”的超越画面之外的审美境界,进而引起精神的愉悦和共鸣,“穷神变、测幽微”使作品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气韵生动”自谢赫以后,一直成为中国绘画理论的核心,是六法中的最高范畴和中国绘画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从不可量化的哲学高度定义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其内涵不可量化但能神遇,其形式不能文字但能感知,是现代“系统论”无法研究揭示的,“气韵生动”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每个人研究的领域、阅历、所处师承、地域、审美趣味等不同决定艺术的多样性,也决定同一时代艺术不必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规律性的东西无论古今都起着指导画家实践的作用,对于后人只有认识、理解、遵守,才能少走弯路,路子对了、方向、观念正确了其它才有实现的可能。

王春涛 八仙图---蓝采和 20*20cm.(纸本卡片)
▎艺术家简介

王春涛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天津美协人物画专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艺术高研班导师,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九届全国美代会代表,曾荣获天津文联“天津十佳青年美术家 ”“天津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出版各类学术专著6部,承担“画说天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编辑:张之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