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迎春书画展暨著名画家焦秉义与台北故宫文化交流展
在中海·钻石湾举办

两岸迎春书画展暨著名画家焦秉义与台北故宫文化交流展展览现场。
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19年12月28日,由中企资本联盟千人书画院、北京至臻一品书画院、中国书画艺术鉴定委员会、台湾拓拓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海·钻石湾协办,天津青枫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两岸迎春书画展,共筑伟大中国梦暨著名画家焦秉义
‘江山如画’作品与台北故宫文化交流展”上午在中海·钻石湾(天津市河东区海河东路488号)举办。
两岸迎春书画展展出了海峡两岸书画家的精美书画作品近百件。著名画家焦秉义展出了“江山如画”等山水画精品,其中西合璧的山水画技法引起观众的瞩目;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了部分中国宋、元、明、清的传世书画藏品的高仿藏品;天津青年女画家于栋华的多幅工笔画作品入展。
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老领导曹秀荣,天津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老领导刘建华,文化部艺术品高级经纪人、大通广昌艺术品经纪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至臻一品书画院院长、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千人书画院执行院长,画家焦秉义先生的次子金明(焦广昌),台湾拓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代表马铭,天津著名工笔画家于栋华,北京大得珍藏馆馆长、中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书记王燕,天津翰洋律师事务所所长崔强,天津津南区领导郑树来,天津书画收藏家刘树江,天津青枫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总董事长、策展人崔哲、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丁强等参加了此次活动的开幕式。

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老领导曹秀荣致辞并宣布画展开幕。
首先,原天津市政协曹秀荣主席致辞。她说,这次两岸交流书画展很有意义,恰逢是跨年和迎接新年的一次大展,意义重大,寓意深刻吉祥。
此次展览作者焦秉义先生是中国画坛近代著名山水画家之一,是中国现代难得的并有极高成就的一位大画家,他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焦秉义先生的作品享誉中外,其书画巨作被世界各国博物馆、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宾馆、国家机关、著名院校等单位收藏,代表作品更是为众多中外首脑及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各界人士收藏。 焦秉义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外展览,发表和出版作品数百件。并有作品为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博物馆、宾馆、机关、院校及中外人士收藏。几十年艺术生涯在繁忙的社会工作中,创作出无穷的烩炙人口的作品。
在谈到两岸书画交流时表示,她说,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最近几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天津书画艺术交流非常广泛和深入,我们天津的书画名家也多次受邀参加台北文化交流活动,
随着两岸不断的扩大交流,对两岸艺术家的提高都十分重要,同时两岸文化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很强包容性。两岸共同的血缘、情缘、乡缘、地缘,使两岸文化交流更具“两岸一家亲”的意味;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这次参展的我国著名工笔重彩画家于栋华是我们天津大学的工笔重彩画博士,绘画基本功扎实,不仅仅在工笔人物画上有创新,而且在山水,花鸟方面也均有创作作品。在技法上,重彩、淡彩,工笔、写意均有涉猎。她在艺术创作上很扎实,为人诚实稳重,艺术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实的自己对生活美好向往的体会。她多次在国家级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览都很成功。每次看她的展览当中所展的作品都不重样,都有新的作品出现,创作意识,创新意识非常强,每幅作品都认真严谨,从不投机取巧。也可以看出她对绘画的努力和勤奋以及很强的创作能力,是天津不可多得的博士人才画家。
曹主席致辞时表示,不同画派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区域内耕耘,这种精神是可佩的,希望两岸艺术家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焦秉义先生次子金明(焦广昌)致辞。
焦秉义先生次子金明(焦广昌)先生为大家致辞说:今天我代表我的父亲携作品《江山如画》参加展览交流,我感到非常感动和自豪,父亲之前已经在艺术上做出了很多的成就,而今天更值得我自豪的是,焦老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中唯一在天安门城楼上下都有其作品的艺术家。1989父亲创作的作品"香林净土萃障丹泉"被天安门城楼管委会收藏。并在建国四十周之际陈列在天安门城楼大殿之上。时隔三十年后,《江山如画》被北京地铁一号线收藏。并以电子动态的形式在一号线天安门站地铁隧道内进行展示,全年滚动播出,目前已有几亿人次目睹并字斟句酌地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他对每幅作品都做了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不仅求其诗韵,而且求其画境。他还对我国历代画家进行研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论,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今80多岁的高龄毅然改变原来的画风,运用新材料,新技法,中西合璧,大胆创新,创作出像《江山如画》一样的许多经典山水画。我在惊叹那些“远取其势”宏观画面的同时,也极为赞赏那些“近取其质”的微观画面,真岩真石竟然有如此变幻的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密疏纵横、皴的披麻斧劈……实在丰富极了,生动极了,特别是《江山如画》,都绝对称得上是山水画的巨制佳构,实在难能可贵,不可多得!

台湾拓拓发展有限公司代表马铭致辞。
台湾拓拓发展有限公司代表马女士说本次从台北带过来的作品都是经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授权的。希望通过此次两岸交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希望两岸以后多多交流,互通有无。增进了海峡两岸艺术家的互动交流,增进两地的情谊,促进两岸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天津画家代表于栋华致辞。
天津画家代表于栋华致辞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展览,这次展览可以说是传承经典与创新的结合。焦秉义先生已是87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他的作品传统功力非常强,构图气势宏伟壮观,浑厚华姿,当我们从近处去观看他的作品时,可以发现他又巧用油画技法,采用不同的媒介材质,这其中既有了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又有了创新,焦老的创新意识令人敬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作品高仿的程度几乎可以乱真,可以让人重温经典,另一方面,这些都是经典作品的衍生物,这种衍生物也可以促动艺术市场的活跃,其中便具有了文化产品创新的意义。 中国优秀的文化要传承,更要有创新的意识。她表示绘画以后要更大胆地进行创作,坚定信念,讴歌时代,放飞理想,创造出更富有时代意义和创新意识的艺术作品。

本次活动特邀西非著名艺术家马五立先生参加交流展览,增进中非友好。

开幕式由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丁强老师主持。

左起:曹秀荣、于栋华在展览现场座谈。

左起:丁强、刘建华在展览现场座谈。

左起:于栋华、金明、曹秀荣、刘建华、丁强在展览现场。

左起:崔强、郑树来、于栋华、刘建华、曹秀荣、金明、丁强、崔哲、马铭在展览现场。

左起:崔哲、马铭、于栋华、曹秀荣、王艳、刘建华、金明、丁强在展览现场。

左起:曹秀荣、金明在展览现场。

左起:曹秀荣、于栋华在展览现场。

左起:刘建华、于栋华在展览现场。

左起:金明、王翠霞在展览现场。

于栋华与马铭在展览现场。

领导与来宾在现场欣赏展览作品。

领导与来宾在现场欣赏展览作品。

领导与来宾在现场欣赏展览作品。

领导与来宾在现场欣赏展览作品。

领导与来宾在现场欣赏展览作品。

领导与来宾在现场欣赏展览作品。

领导与来宾在现场欣赏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赏析

焦秉义,1933年出生于河北省房山县(今为北京市房山区)满族。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电子工业学院、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三年(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北京中国书画协会会长、北京中国艺术品鉴定委员会主席、北京国际将军书画院教授、翰林大学校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民族联谊会理事。由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光明日报、北京市市政府涉外东方饭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主办的“曙光杯”全国少年儿童书法绘画大奖赛秘书长、北京中国书画协会曙光美术学院院长等积。
焦秉义擅长山水、花卉、人物。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外展览,发表和出版作品数百件。并有作品为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博物馆、宾馆、机关、院校及中外人士收藏。几十年艺术生涯在繁忙的社会工作中,创作出无穷的烩炙人口佳作不胜枚举。
焦秉义是中国画坛近代巨匠之一,是中国现代难得的并有极高成就的一位大画家。焦秉义的作品享誉中外,其书画巨作被世界各国博物馆、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宾馆、国家机关、著名院校等单位收藏,代表作品更是为众多中外首脑及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各界人士收藏。

焦秉义作品“江山如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博物院筹备处、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素有“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的说法。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部分高仿藏品。



• 名称:鹊华秋色 赵孟頫 (宋)
• 授权方: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制作方:拓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画作原尺寸: 28.4 X 93.2cm
• 输出尺寸: 27 X 110cm
• 含框尺寸: 50 X 135cm
• 木框材质:松木、桦杨木
• 赵孟頫(西元1254至1322年),湖州吴兴人。字子昂,封魏国公,谥文敏。善书画,力主复古,不仅为有元一代宗师,影响后世颇深远。赵为好友周密作此,绘山东历城华不注与鹊山景,以慰其思乡之怀。画中物象造形朴拙,用笔取法董源,构景去巧饰而桂古趣,以复古手法传达古雅天真之气氛,为赵氏传世精品。
·每幅框画都经由专人设计,景深的设计营造立体感。采用Epson原厂专业艺术纸输出。采限量发行,每幅画作限量法行500幅,附精美保证书。內含故宫授权证明、抗光防水保证及限量。

• 名称:百骏图 郎世宁(清)
• 授权方: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制作方:拓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画作原尺寸: 169.2x95.2cm
• 尺寸: 127 X 41cm
• 木框材质:松木、桦杨木
• 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来华传教的耶穌会教士,他以精湛的绘画技艺而供奉朝廷,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本幅画姿势各异的骏马百匹,游憩于草原之间,树石、山水、人物无不写宝精致。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象逼肖;又以中国传统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使画面显得中西趣味兼容并蓄,为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本幅画姿势各异的骏马百匹,游憩于草原之间,树石、山水、人物无不写实精致。
• 每幅画作都符合原始画作比例,不会失去原画比例。高级微喷墨技术,使画作不失真。附保证书,含故宫授权证明及画作说明。

• 名称:郎世宁 雪点雕
• 授权方: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制作方:拓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画框材质:松木、桦杨木
• 画作原尺寸: 238.2 X 270.6
• 输出尺寸: 97 X 110
• 含框尺寸: 122 X 135
• 画作说明:郎氏于乾隆八年(西元1743年)、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画过两组十骏图。「雪点雕」为科尔沁郡王诺们额尔龢图于乾隆八年(西元1743年)进贡之骏马,与「奔霄骏」画于同年,皆见于石渠宝笈初编郎世宁十骏图之记录中。此马是科尔沁郡王诺们额尔龢图于乾隆八年(西元1743年)进贡。名为「雪点雕」,是十骏中的一匹。

• 名称:框画-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授权方: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制作方:拓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画框材质:松木、桦杨木
• 畫作原尺寸: 176.8 X 79.2
• 輸出尺寸: 110 X 49
• 含框尺寸: 136 X 75
• 画作说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一尊。立莲台之上。诸天神只拱护之。云影波涛。映现于其下。用笔精工。传彩古厚。这尊观音与常见的一头两手的显教观音像不同,祂的头顶共有二十六个菩萨头和一个佛头,有一千只手,每一只手的手掌中间又有一只眼睛,所以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密教观音的一个重要典型。人物衣纹线条柔劲流畅,这些特色都与传至日本的南宋佛画十分类似,是一幅难得的南宋佛教绘画精品。

• 名称:框画 元人画虎
65*110(cm)
• 产地:台湾
• 典藏说明:松林石涧间,一巨虎黃皮黑纹,毛色鲜丽,体态威武雄壯。虎之双眼,俱以金粉涂饰,并略染汁绿,显得格外神气逼人。其背隆起,宛如张弓欲发,隐然有即将出击之势。画无名款,旧签定为元人。惟据画风判断,与明代宫廷画风,颇多相近处,是以推断,本幅或出自明代良工之手。
•采用德国进口宣纸制作。每幅画作都符合原始画作比例,不会失去原画比例。高级微喷墨技术,使画作不失真。附保证书,含故宫授权证明及画作说明。

• 名称:李迪风雨归牧图(宋)
• 授权方: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制作方:拓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画框材质:松木、桦杨木
• 画作原尺寸:120.7*102.8cm
• 输出尺寸:101.56*67cm
• 画作说明:此图描绘大雨将至,狂风大作之时,二牧童牧牛往家赶的情景。画中牧童、牛、大树、湖水、苇从等景物的刻画都与风雨将至的主题完全契合。其中前面一牛回首与后面一牛抬头张望,形成完美呼应,加上后面牛背上牧童的斗笠被吹落在树根旁,这几处巧妙的布局将画面的中心锁定,可谓精心布置。作者精工细致地刻画出两牛形体,骨肉的细微变化,尤其两牛身上的细毛能一丝丝勾出,密而不乱,又足见画家描绘事物的深厚功力。此外,画中笔墨精细,有工有写,用墨、设色均轻淡细腻,格调高雅,是一幅优秀的风俗画卷。

• 名称:泼墨仙人 梁楷(宋)
• 授权方: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制作方:拓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画框材质:松木、桦杨木
• 画作原尺寸:48.8*27.7cm
• 输出尺寸:48.2*27.31cm
• 画作说明:梁楷(活动于十三世纪前期),山东东平人,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嘉泰年间(西元1201-1204年)任画院待诏,赐金带,不受,挂带而去。本幅为〈名画琳瑯册〉第二幅,画一瞇笑的仙人,坦胸露腹,步履蹒跚。全作除头部外形及五官用细线勾描外,衣裙均以淋漓的水墨写之,纵笔挥洒,将仙人烂醉如泥的情态一表无遗。梁楷这类富有禅意的减笔逸格画作,深获日本僧俗的喜愛,对日本禅画影响深远。

于栋华, 博士学历,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天津画院青年创作研究中心画家,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导师,天津市政协书画院人物画院画家,山东省文联东方书画院院委会委员,荣宝十二金钗画院院长,王羲之故居艺术顾问。2000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10年—2015年于天津大学工笔重彩研究所硕博连读。
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组织的画展并获奖,举办多次个人画展,绘制《红楼梦十二金钗》作品三套,出版多部个人画册,另有若干篇美术评论文章发表于全国级核心刊物,出版学术理论著作《美术学博士文丛·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等。

于栋华《十二金钗系列—妙玉》 绢本 70x101cm 2016年

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增进海峡两岸艺术家互动交流,擦出不一样的艺术火花,带来新的启迪,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艺术作品,增进两地的情谊,促进两岸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西非著名艺术家马五立先作品。

台湾拓拓发展有限公司展品。
(编辑:张之龙)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

“传承与经典系列展”——于栋华工笔肖像画作品展近日开幕【金带福路艺术网】
